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部分,三國之涼人崛起,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亞於黃巾軍。
徵召騎兵想都不用想了,這年頭馬匹比人命值錢多了,一匹劣馬賣了足夠一家人背井離鄉重新開始不錯的生活,哪裡會跟著馬越去跟黃巾軍死磕。
路上經過的幾個縣城大多給馬越送了一些糧食,勉強夠這一營人馬用上半月,朝廷的輜重補給主要運輸向南北戰線上的主力,他這一部只能自己想辦法,這意味著馬越必須盡最快速度平定東郡各縣,儘早返回司隸或是南下潁川等地支援皇甫嵩、朱雋的部隊。
黃巾軍有充足的民眾基礎,但響應黃巾起義的百姓都是貧苦黔首,但凡薄有家產的百姓很少有參與黃巾的,不過他們也很少會參與義勇征討黃巾,馬越手底下這些人,說來是百姓應徵,其實都是大戶派出來討賊的家兵,糧食也都是這些縣中大戶拿出來的。
百姓自己吃都不夠,哪裡還有餘糧給漢軍呢?
“唉。”關羽跨在馬上,看著前軍的弓手與步兵陣型對馬越嘆了口氣說道:“三郎,讓他們與黃巾軍硬拼,是送死啊。”
“我知道。”馬越點了點頭,新招募的義勇比之先前的漢廷精銳有云泥之別,但又有什麼辦法,馬越說道:“我總不能拿騎兵跟黃巾軍硬拼。”
冀州平原一戰,本部騎兵扎入黃巾人海中切割斬獲頗豐,但與黃巾騎兵硬拼的慘狀令馬越刻骨銘心。
再精銳的騎兵也需要完備的戰陣支撐,近戰騎兵從來就不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兵種。
強壯如那周倉,在騎兵對撞的連續拼殺中被撞下馬去,何況這些普通的三河騎兵呢。
遙遙望去,地平線上浮現出一座城池,毗鄰洛水河灣,河牧城。
看到這座城池,意味著已經進入古衛國的屬地了。
古衛國北至邯鄲,南至河牧城。
前行十餘里,楊豐引著數騎飛馬來報道:“主公,河牧城未被黃巾入侵,我等可在城外休整片刻,但今早東阿縣兵前來求援,東阿縣丞王度響應黃巾殺死縣尉,燒了武庫,縣令棄城而跑,百姓都跑到了渠丘山上,河牧城尉因律法不敢越境擊賊,請求主公率長水營前往援助東阿百姓。”
“哦?”殺上官,破縣城,燒武庫……這叫王度的是個人物啊,三條罪狀單單拿出來任何一個都是腰斬棄市的下場,何況還慫恿郡兵響應黃巾,夷三族少不了的,馬越對楊豐擺手說道:“辛苦了阿若,代我傳令轉道陽平,告訴兄弟們今夜我們要夜宿陽穀了。”
河牧城距陽穀近百里,今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趕。
令旗招展,千軍既動。
……
漢軍的鎮壓強力,可各地州府郡縣在黃巾的肆虐下如一缸清水一般,壓下葫蘆起了瓢。
東郡東阿縣向東二十里,渠丘山。
山名渠丘,環繞著一條洛水支流,此時山中隱藏著數千流離失所的百姓,在王度引黃巾軍入城時由縣中大戶薛氏的數百家兵掩護著逃到這裡,夜宿在山林之中,各個面容悽苦。
未來會怎樣,他們不知道。
東阿全縣有三個大姓,一為薛,一為房,一為王。
那造反的王度便是王家人,縣令為房家人,但棄城而跑至縣民不顧,致使房氏聲望受到很大的打擊。而薛氏則得此亂之機隨同吏民負老攜幼逃至渠丘山,在黔首中的聲望大漲。
無論哪州哪地,像涼州馬家這樣依靠一人榮辱列入豪族的終究是旁門左道。
真正的豪族首先就是人丁興旺,一地之大姓親族逾百,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遇事全族一心所調動的人力、物力、財力、關係,這都是小姓所無法比擬的。
這才是豪族的實力。
如今情勢紛亂,縣城盤踞著千餘帶著刀矛的賊人,而整個兗州亦是如此,他們又能去哪呢。
“功曹大人,如今黃巾亂州府,王賊擾縣城,這渠丘山並非久居之地,您德高望重,百姓們都等著您給拿主意呢。”
東阿功曹姓為薛氏族人,此次就是他統領薛氏家兵斷後,倍受百姓尊重,。
薛功曹本與族人商量著事情,也不知族人說了什麼連連搖頭,聞言扭頭看到一名身材高大的少年,面上的愁雲稍散。
這少年名叫程武,同他本家住在一個裡中,父親年輕時上過戰場很是勇猛,後來閒賦在家讀書,家風嚴正,鄉閭里民中對這少年多有喜愛。
“是程家子啊,老夫昨夜已經派人前往附近各縣與州府求援,鄉親暫且藏身於山野之間,不出幾日當會有援軍趕來剿賊。”
程武對薛功曹拱手歸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