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魏忠賢:八千女鬼亂明朝,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太監李永貞在這個集團中,列為二等同謀罪第四名,幾乎僅次於首逆,被砍了頭。劉若愚緊隨其後,名列二等罪第五,也應論斬。
有人在這時候想起了舊事,上疏給崇禎說,劉若愚曾勸天啟帝看《金牌記》,意在規勸。崇禎詢之宮人,果有其事,於是免了劉若愚的罪。劉若愚這才揀下一條命來。
後來此人著書《酌中志》,其中有專章敘述魏忠賢的行跡,翔實可信。今人研究魏忠賢者,亦多有所摘引。
據《酌中志》介紹,魏家在肅寧縣鄉下原本有幾畝薄田,生活勉強可過得下去。又據小說家言,魏志敏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32歲時生了魏忠賢,之後由於家中人口漸增,生計陷於困頓。魏志敏只好進縣城打零工、賣藝,掙錢養家。劉氏留在家裡當留守女士,伺候莊稼,農閒的時候就織布紡線,換些零錢補貼家用。大哥魏青螞螂13歲起就給人扛小活(打短工),到18歲又給人扛大活(當長工),給財主賣命,當苦大力。全家就這麼半糠半菜地度日。
魏忠賢7歲時,也上過兩天學,可他胸無大志,不好好學習,整日偷雞摸狗、打架鬥毆,是個頑劣少年。上他家告狀的人無日無之;學坊的先生也表示:堅決不教這個差生。他爹媽只好讓他休學,結果他的文化基礎比魏青螞螂都不如。
老爹魏志敏為此犯了愁,幹農活吧,這黑狗子哪是這塊料?讓這小子跟著自己上縣城賣藝吧,那黑狗這一輩子就得成了下九流。沒法兒,只好託人把魏忠賢送到肅寧縣城一家飯館學手藝,掂大勺、學廚師。可巧,他一個遠房叔叔魏殿武,就在這家飯館當大廚,當下多有照顧。魏忠賢不用像別的學徒那樣,要給師傅端洗腳水、倒尿盆,也不用抹桌子洗碗,可以一門心思學手藝。
要說起來,魏忠賢也是莊戶人家出的一個奇才。他長大後,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心眼既多,膽子又大。野史上稱他“多機變,有小才”(宋起鳳《稗史》)。他雖然是文盲,但能言善辯,記憶力極好。
這些素質,要是用到正地方,還真是見效。在叔叔手下學了半年,魏忠賢就完全入了門,選料、刀工、調料、火候,無一不通,能上手做高等宴席了。這一手本事,在後來還真有了用武之地。
這段時間裡,他叔叔魏殿武充當了他的人生啟蒙老師。每天晚上飯館一打烊,長夜漫漫沒什麼事,叔叔就給他講《三國》、《水滸》,客觀上給他灌輸了一些詭詐、權謀和男子漢要出人頭地的思想。
這一階段他也很活躍,外出務工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一有空就四處遊蕩,吹彈歌舞,蹴球走棋,愛好良多,而且入門極快。他為人活絡,廣交朋友,縣城裡的流氓無賴,沒有不喜歡他的。在肅寧縣有朝廷太僕寺在這兒開的馬廠,他和一幫馬頭混得廝熟,常把馬借出來騎,不幾日,就練得騎術精良。史籍上稱他“喜馳馬,能右手執弓,左手控弦,射多奇中。”(《罪惟錄·魏忠賢傳》)。這一手,也給他日後在皇帝面前得寵加了幾分。
可惜好景不長。他與此同時也愛好上了賭博,沉迷其中,屢教不改,成了“垮掉的一代”。叔叔很生氣,就把他打發回家了。
。。
魏家的苦藤上結出一顆苦瓜(4)
在家裡混到17歲,爹媽為了拴住他,讓他走上人生正道,給他娶了親。老婆是涿州人氏,姓馮。不久,小兩口有了一個女兒。
成家後,他還是一樣遊手好閒,老婆孩子吃什麼喝什麼一概不管。只要有了點兒錢,就去賭。家裡窮得低於最低收入線,他卻敢於上百上千地賭輸贏。賭桌上,他又狠又狡詐,總想占人家便宜,一旦贏了錢,就去吃喝嫖娼。
他老爹魏志敏本來身體就多病,為了撐持這個窮家,勞累過度,不到50歲就病故了,身後欠下一大筆債。魏忠賢根本不在乎,繼續賭,輸得多了,就賣家中的地。到最後,老媽活不下去,改嫁給一個姓李的。魏忠賢就是在這個時候跟著改了姓。
情況還是沒什麼改善。窮家終究養不住人,幾年後,老婆馮氏也改嫁他鄉了。剩下5歲的女兒沒法養活,賣給了楊六奇家當童養媳。這個楊六奇,不管怎麼說名義上就成魏忠賢的女婿了,日後可是大大地借了光,曾任左都督,雖然只是個軍中的虛職,卻也榮華富貴了一回。
現在,魏忠賢又成光棍了。一個人的日子,生活成本要低多了,但賭債還是還不清。為此他沒少受債主們的追逼、欺辱。據說,他老媽劉氏就是被這個不孝之子活活給氣死的。
梨樹村老魏家,到此是徹底敗光了。魏忠賢被一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