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瑪雅神龍傳,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色嵌帶就是起到這個迷惑作用啊!我還以為是好看的裝飾。

師叔帶頭進入,在牆上一個轉盤處一扭,裡面馬上一片光明瞭,我們站在一個向下的臺階處。同時,後面的以大樓外牆為裝飾的水泥門無聲地移了上來,封住了門洞。我看著門上下複雜的機械臂,真是有點佩服,不愧為高手的作品。不過,那水泥門的厚度都達半米了,算來就是用榔頭細細敲遍也發現不了。

通道寬約1米,兩邊牆厚約0。5米,那這堵管理樓的牆厚達2米了,不過上面應該不會那麼厚了,否則也太招人懷疑的了。我估計這幢樓規劃成高樓,但暫時先建4樓,那麼樁的厚度達兩米也該是正常的了。看來師叔搞出這個通道與下面的密室確實是化了功夫的,不過以師叔能力、財力與十年磨一劍的韌性,還有什麼搞不定的?

順著臺階往下10米左右就到了一個約20平米的密室,四周都是厚實的混凝土,但一點都不覺得悶。看來左牆下方與右牆上方各五個的孔就是通風口了,雖然我不知師叔具體是怎麼佈置的,但我相信他有辦法不露出任何的蛛絲馬跡,否則他就不是師叔了。

正對通道的牆上掛著一副巨大的秦陵透檢視,雖然簡陋,但很詳細,真不知師叔是怎麼搞清楚的。按圖所示,陵基呈回字型,正四方建造,東西短、南北長。陵墓築有內外兩重城垣,但地宮並不在正中,而是偏南,這與“坐北朝南”的慣例並不符合,或者陰陽兩世有很大不同吧。

地宮中軸四個方向各有一條墓道,南、北向的該是師叔說的秦陵研究人員至今尚未發現的司馬道了。南向的司馬道與東、西向的墓道一樣只通地宮,但北向的司馬道一直通至內城牆邊,真不知那個始皇帝是怎麼考慮的,不會就是為方便師叔進入吧?

圖上還用顏色的深淺標出了地宮水銀的分佈,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不是師叔自己胡亂畫的話,那《史記》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記載是正確的了。

掛圖兩側就是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專業工具了,那著名的“洛陽鏟”赫然在目,但更多是我根本叫不出名稱的。在牆角另有一個大櫃,不知裡面又有些什麼。當然,少不了的是床、沙發、棉被、飲料、食物等必要的傢俬與日常生活用品,甚至還有洗臉盆、封閉式淋浴器、抽水馬桶等衛浴裝置。可惜沒有電腦、檯球、卡拉OK等娛樂設施,要是再來個地下高爾父球場什麼的那就更妙了不是?

“本來我打算晚上再進來的,但不得不給你這‘老白’惡補儀器、工具的使用方法。”他說著又變成了我熟悉的師叔了,看得我又一陣眼饞。

他拿起那個洛陽鏟,邊把短柄一節節抽了出來,邊隨意道:“這個是改良過的洛陽鏟,採用的是的極品鋼。知道怎麼使用嗎?”

我看著兩米長的鏟柄點點頭,這個我還是知道的,半圓筒的鏟頭插入地下後,鏟子的內面可以帶上一筒土,而透過這些泥土就可以判斷地下有無古墓。他把鏟子遞給我,我拿著試了試,很合手也不是很重,但鏟頭好像很鋒利。

他收回鏟柄又放回原來位置,隨手又拿過另一個洛陽鏟遞給我道:“這個知道怎麼用嗎?”

這個與那個明顯不同,五六公分的短柄怎麼上手?幾乎就只是一個鏟頭了嘛!估計重點就在短柄末端的圓環處了。雖然我也有自己的猜測,但要是猜錯那就免不了旁邊那位老師傅的一頓數落與教訓了。我忙搖頭,還露出一副渴知若狂的樣子。

“那是與這個配合使用的。”他從腳邊拎起一個方方的機器道:“這是我設計的射鏟,最大射程30米,可更換蓄電池供電,待會你主要作這個。”

我一看,機器上果然有一個正好放入這個鏟柄的孔,裡面還有捲筒狀的細鋼絲,看來把鋼絲頭上的小扣扣入鏟尾的圓環就算安裝完畢了。不過要這個鏟頭射出30米,還要帶回一剷土,那這機器裡面除了電動馬達、強力的彈簧還應該有複雜的結構吧!本來我還要佩服一番的,但想到是他自己設計的,那就免了,估計也只能算他牛刀小試。

“這個綠色向前箭頭按鈕代表發射,紅色向後的代表收回射鏟,發射時你還得用腳頂著機器。”他說著又指著機器的旋鈕道:“這三個檔位分別代表間隔10米的射程,3為最大射程,到時你還得根據孔深改變射程。”

控制雖然簡陋,但實用之極,不知實際使用時怎樣。隨後他又拿出壓縮空氣罐、吸盤、手鑽等一樣樣介紹、示範使用方法,但對於精確方位控制儀、精密地質探測儀等儀器他就“這個我會控制”就一筆帶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