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開放你的人生,瘋狂熱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敢於堅持原則。”

要想有所“創造”,獨立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讓人生富有創造力——善於人生轉型

人生轉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也是人生的一門大學問。人生轉型就是從一個行業轉入一個新的行業,從一個起點轉入一個新的起點,從一種關係組合轉入另一種新的關係組合,等等。人生轉型有時代的推動,譬如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過程,就帶動也必須帶動大多數人進行人生轉型;這也才有了無數知識分子下海,無數捧著鐵飯碗的單位員工成為公司僱員,以及無數農民離開農村成為民工;也有個人的原因,比如一個學生結束十幾年學校生涯開始走入社會,一個人結束了十幾年的工作,由於種種原因需要變換另外一個行業的新工作,還有我在上文中說的,當一個人完成職業積累後,開始走向自主創業,這都是一種常見的人生轉型。

實際上,我認為人生範疇的創造力,就體現在善於人生轉型上。善於人生轉型者,善於“創造新人生”者,往往能獲得人生的跨越式發展,實現人生突圍。

第7章 不斷創新(10)

著名體育運動員的人生轉型

鄧亞萍去年曾應邀為我們的採訪撰文總結人生心得,她是典型的開放型成功者。她曾寫過一部自傳——《從小腳女人到奧運冠軍》,描述了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她並沒有打乒乓球的天賦,如何憑著刻苦的精神13歲奪得全國冠軍,19歲奪得奧運會金牌。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她在運動生涯結束後,還進行過一次艱難卻值得佩服的人生轉型。

眾所周知,運動員因為職業原因沒有時間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退役之後往本領域方向繼續工作,這幾乎成了一個“定例”。心態開放的鄧亞萍就不信這個邪,也偏偏不走這條路:“臨近退役時,我便開始設計自己將來的路,有人認為運動員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運動專案中繼續工作,而我就是要證明:運動員不僅能夠打好比賽,同時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當運動員了,我的新起點也就開始了。”

鄧亞萍1997年退役進入清華大學攻讀英語專業,她的起步比任何人想象都要艱難——她連背完26個英語字母都很吃力。但她相信勤能補拙:“我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一切從零開始,堅持三個第一:從課本第一頁學起,從第一個字母、第一個單詞背起;一天必須保證1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每天5點準時起床,讀音標、背單詞、練聽力,直到正式上課;晚上整理講義,溫習功課,直到深夜12點。”最終,心態開放的鄧亞萍不但順利完成了四年大學的學業,還留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最後進入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還成為了北京申奧的形象大使,幫助北京申奧成功,完成了驚人的人生開放轉型歷程。

人生的轉型,其實就是人生的重新定位,這是大方向上的完全改變。譬如很多人留學就是出於調整人生定位的目的。2006年底到2007年初,我曾在新浪網和《神州學人》做了一項關於出國留學動機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人出國留學,都是希望藉此重新定位人生,完成人生轉型,其次才是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提高專業水平。

表7-1 出國留學的動機

選項 比例

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學習國外先進經驗

提高專業水平

有機會掙更多的錢

增加國際人脈關係

來源:2007年王輝耀調查資料。

在我研究的200多位開放型成功者中,尤其是那些從艱苦環境中走出來的人生開放者,往往都富有人生的創造力,善於人生轉型,換句話說,他們善於抓住能使自己整個人生命運都發生重大改變的機會,並且因為擁有人生“創造力”,往往能使自己的人生有個翻天覆地的蛻變。

朱敏的創造型人生

從美國矽谷創業成功後回國的朱敏,他的人生就經歷過多次開放的轉型。

1968年,朱敏高中畢業,被安排下鄉插隊“修地球”,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轉型,也是被時代逼迫的轉型。在七年的農村生活當中,他當過農民,修過腳踏車,一度成為村辦企業的廠長,最後又為了兒子的教育回城當起了建築工人,無論怎麼折騰,整個命運都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30歲的朱敏頑強地抓住了第二次人生轉型,他考上了浙江農業大學拖拉機設計與製造專業。當時,因為讀書失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