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史上最拽的十個女人,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是八月。經過幾年的辛勤工作,李清照將趙明誠研究金石的遺稿一一校正謄錄,又作了些增補,全文用細宣工楷謄寫,全部竣工。這天下午,李清照親手在素絹封面上恭楷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裡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餘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

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悽、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於哪年已不可考,她的傳世之作是《漱玉詞》,基本屬婉約派,由於她一生經歷比晏幾道、秦觀等更艱苦曲折,加上她在藝術上的力求專精和在文藝上的多方面才能,詞的成就超過了他們,她後期的詞還兼有豪放之長。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訊息少劉餛。”的詩句反映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上官婉兒——巾幗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讚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並加擬籤,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當年她母親懷她的時候夢見神人送來一杆大秤,占夢的說這預示著上官婉兒將掌握大權衡量天下大事,那時她家是罪臣孤子,誰也不信,想不到竟然成真,武則天掌政前後二十五年,上官婉兒始終追隨在她的身邊,據說上官婉兒額頭上的一道創傷還是她與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眉目調情時,武則天醋勁大發,一劍砍傷的。後來武則天把自己的侄子武三思配給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這年已經三十五歲,上官婉兒最愛的還是唐宗室諸王中的李逸,而李逸卻愛著武則天的業女武玄霜,最愛上官婉兒的又是長孫泰,長孫泰的妹妹恰好是李逸的妻子,這幾人都是朋友知交。真是尷尬人與尷尬事呀。

唐中宗即位後政權掌握在韋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養成了一副前怕狼、後怕虎的柔弱性格,而她的皇后韋后則一心想學婆婆武則天的樣子,勾結女兒安樂公主,妄圖把持朝綱。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武三思的妻子上官婉兒和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對抗韋后和安樂公主。這本是有利的政治聯盟,一個男人卻使它迅速瓦解。

這個男人就是一隻繡花枕頭式的美少年崔湜,由於上官婉兒的丈夫武三思生性鄙俗,整天沾花意草,於是孤零零的上官婉兒就把她的一縷痴情完全寄託偶然相識的崔湜身上,自那天同在御書房辦事幹下了風流事件後,天天難捨難分,上官婉兒時時把崔湜召進宮中,就被長期在宮中出入的太平公主瞧見,太平公主在宮中年紀雖略大一些,但徐娘雖老,風韻猶存,她又生成有母親的風流性格,當時見崔湜玉一般的美男子,心中早已有意,便打發宮女瞞過上宮婉兒把他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