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湖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 書香門第,三打檀郎,夜雪湖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打檀郎》最快更新 [aishu55.cc]
10 書香門第
阮信赴京上路,京城阮府早得了信,灑掃庭院、內外佈置,忙了足有七八日,外面瞧著真有幾分喜氣洋洋、要做親事的樣子。
站在順平街往南看,阮府一溜朱門繡戶、青牆琉瓦的大宅子橫臥著,堪堪佔了大半條連元街,正門、角門都張掛了彩燈絲絛,日間雲霞燦爛,夜晚燈火輝煌,真有個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的氣派了。
不過京中人皆知,阮家煊赫有餘、底蘊不足。
阮家世代居住在京城郊外,半耕半讀為生,雖自詡讀書人家,其實不過是一戶富農。
只是到了阮信的先父、阮雲禮這裡,阮家祖墳忽然冒了青煙,阮雲禮竟連中三元,一舉得了狀元,帶著整個阮家搬進京城,在連元街一角安家落戶,直至今日。
最初,阮府不過是三進三出一處看得過的宅子而已,只因阮雲禮讀書在行、當官卻不行,一輩子呆在翰林院裡讀書編書,最終在編修的任上致仕,既無滔天權勢,也無潑天富貴,更沒有家族幫襯,整個阮家不過就是普普通通一京官之家,在天子腳下,算不上多高的門第。
阮家真正興旺發達,還是從阮信當了鎮北大將軍兼北疆都督以後,闔府雞犬升天,宅邸也越修越大,以至如今竟佔了大半條街,就是公侯王府也不過如此了。
常言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放在阮信兄弟幾個身上正合適。
阮信一共兄弟四人,從上往下數,分別是文、武、信、義四個,他在家行三,是唯一一個棄筆從戎的。大虞重武輕文,加上阮雲禮狀元出身,更是一心想要四個兒子讀書,將來科舉取士、入朝為官,阮家才算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孰料人算不如天算,阮雲禮的四個兒子,一個個都是黃鼠狼下的耗子——在讀書上未繼承乃父分毫。阮文、阮武、阮義三個,好歹一輩子都安著讀書人的分,偏阮信自小喜歡舞槍弄棒,彼時北涼邊患猖獗,阮雲禮一個不留神,就教他入了行伍,成了武人,令阮雲禮深覺面上無光。
如今細數其餘三個兒子,老大阮文靠著父親的老臉,在戶部謀了個差事,這些年又憑著阮信的關係當上了戶部右侍郎,有鑽營的心沒鑽營的本事,仕途也是一眼望到頭的。
老二阮武自詡遺世獨立之高人,孤傲狷介,不讀孔孟、不作八股,只看詩詞歌賦奇門遁甲一應閒書,結交些道士和尚之流,或焚香煉丹,或高談闊論,整日沒有正事。前幾年也打著阮信的旗號,捐了個五品小官當,只是領著空餉,未曾到任一日。
四個兒子裡,要數老四阮義最得父母之心。一則阮義相貌生的最好,斯文俊秀,人物風流,有幾分翩然佳公子的意思;二則阮義為人乖覺,八面玲瓏,心思九轉,慣會討父母歡心。如今阮義身上並無功名,單領著打理阮府上下事務的差事,四夫人趙氏跟著打理府中內務,夫妻兩個一內一外,儼然阮府主事人,凡是來求阮家辦事的人,必得先過了四老爺和四奶奶這關才行得通。
此刻四老爺夫妻二人雙雙坐在阮老夫人下首,為的是商量阮信一家回府後諸多事宜。
阮文夫婦揀另一邊對坐了,阮武依舊躲在房裡煉丹參禪,只有二夫人一個前來,緊挨四夫人趙氏坐著。
趙氏三十多歲年紀,體態微豐,談笑爽朗,言辭利落,幾句話就將裡外要緊事說的明明白白,聽得阮老夫人頻頻點頭,末了讚許道,“老四媳婦兒辦事妥帖,我最是放心。”
大夫人含笑附和,“託四弟妹的福,兒媳做姐姐的,倒是能一直躲懶。”
趙氏目光轉向大夫人,笑道,“大嫂是做官太太的命,我算什麼?天生勞碌命罷了!仗著母親指點,裡裡外外瞎忙活,起早貪黑一天,生怕哪裡出了岔子!就這樣小心謹慎著,也總還有那起子眼皮子淺沒心肝的下人背地裡嚼舌根,這個寬了那個嚴了橫豎挑出一萬個不是,我真是——”
“真是心裡有苦說不出,合著活都教一個人幹了,好兒倒一分沒落下!”
說著,趙氏竟轉喜為悲,擠出幾滴眼淚來。
一時間氣氛尷尬,大夫人心裡恨恨,撂下茶碗,衝著阮老夫人佯嗔道,“母親您瞧瞧她,我說什麼了?不過是誇她幾句,倒換來她幾滴眼淚,又是打雷、又是下雨,比變天還快!”
不待阮老夫人搭話,趙氏又轉悲為喜,道:“這些心裡話我原本是不想說的,為的是說了也沒人領情,大嫂一句話,令我心中感動,勾得我落了淚,這會子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