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帝臺春,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你說的倒容易,那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啊? ”
鄭嶙不以為意地看他一眼,靜靜道:“暫時還沒有定論,不過只要清楚敵我兩軍的戰力,熟悉周邊地形,知道需要克服的難點所在,就總能制定出相應的方案。”
“說來說去,也還是在紙上談兵。”秦冀瑛嘲弄了一句,但因為對方品級比自己高,當著皇帝的面也不敢太囂張,只哼了一聲作罷。
“如果實在攻不下,是不是該想想其他進攻的路線?”參將姜大明怯聲道。
“衛嶺東起寒漠,西臨大海,菖仙關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障礙。如果不攻下它,王師無法南下,就算是強翻衛嶺成功,也不能順利地運送糧草軍需。何以為戰呢?”應崇優搖搖頭,嘆了一口氣,“恐怕還要諸位將軍費些心力,謀劃出破城之計才好。”
在這一群前來勘察敵城的人中,應崇優是唯一的文官,但他睿敏溫厚,識人善斷,身受皇寵卻又從不恃寵而驕,故而這些武將對他都頗有敬意,聽他這樣說,並沒一個反駁的,場面一時有些沉默。
陽洙微微眯了眯眼睛,隱去眼眸深處閃過的一抹亮光,轉身攀住馬鞍,一躍而上,手中的韁繩一提,將馬頭撥回平城方向,長鞭同時揚起,在空中發出一聲脆響。
皇帝的坐騎奮蹄開奔,護駕的臣屬們趕緊隨後跟上,應崇優稍稍有些閃神,就發現自己已落在了最後,忙催馬追了過去。
眾人停留的地方,是一片舒緩的草坡,一直延伸到菖仙關的北城牆下。以前這裡是放養牛羊的牧場,但近幾年民生艱難,附近以牧業為生的人家不是凋敗,就是逃荒,所以一整片的草場久無人蹤畜跡,蔓離的野草散亂地生長著,幾乎已蓋住了被踏實的蜿蜒小路。應崇優出門時因為慣騎的馬兒生病,臨時讓人隨便牽了一匹來,駕馭的本就不熟,倉促間不小心又催得有些急了,坐騎低嘶一聲,前蹄踏出路沿,踩在草叢中,不知怎麼地一打滑,向前一跆,跪跌在地,將不提防的應崇優整個人向前摔了出去。
異樣的聲響驚動了前面的人,大家一齊回頭,全都嚇了一大跳。陽洙臉色一變,快速撥轉馬頭想衝過來,但路面恰好被跟在後面的臣屬們擋了個嚴實,焦灼之下,翻身從馬上跳了下來,想踩著草面奔過去,誰知腳底一接觸到草葉,就像踩到了冰面上一樣,穩不住身子,砰的一聲摔倒在地,把隨行諸將嚇得魂飛魄散,撲上來攙扶。
應崇優摔到空中時腰身一扭,消了前傾的力度,所以摔得並不重,眼角瞥見陽洙跌跤,立即奔了過來,急急問道:“傷著沒有?”
“沒事……”陽洙用手在草葉上摸了一把,有些納悶地問:“這裡怎麼這麼滑?”
姜大明是本地人,忙答道:“回陛下,這裡的草種比較少見,葉片長.還帶黏膜,走在上面本就極易滑倒,昨夜又下了一點小雨,溼漉漉的,這草見水就像沾了油似的,馬蹄踩不穩,只要踏出了路沿,一定會失蹄,人就更不用說了……”
“哦,怪不得朕剛才跑起來的時候,就覺得滑溜溜像踩在油板上一樣……”陽洙說到這裡,腦中突然像有一道亮光閃過一般,冒出了一個想法,眼神也隨之定住了。
“陛下?”鄭嶙見皇帝神情異樣,竟然坐在地上發起呆來,惴惴不安地叫了一聲。
“沒關係,他在想事情,讓他坐著想一會兒就好了。”應崇優笑著安慰了眾人一句,蹲下身檢查陽洙的手足關節,幸而沒有動到筋骨,只有手肘處有一點點擦傷。
“崇優,你還記得我們過來的路上,鑿西屏山而出的商渠嗎?”陽洙抬起頭來,眼睛亮閃閃的。
“當然記得,陛下還問過,那麼堅硬的巨岩石山,是怎麼鑿通的……”話到此處,應崇優的語聲突然一頓,“菖仙關的城牆……好像……”
“並非青磚燒製,也是巨巖砌就,石質與西屏山一樣!”眾將之中,鄭嶙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即興奮地跳起身,從路面上撿些小石子來,圍出雙層城牆的模型,看著細細思忖起來。
“菖仙關之所以難攻不敗,主要就是憑藉它雙層城牆的設計,使我們即便能攻入外牆,也會因為沒有進攻的立足點而無法繼續攻擊內牆,所以要拿下這座難關,這道外牆不能攻,只能拆!”陽洙神情有些興奮,左手握拳,在右手掌心上狠狠擊打了一下。
“那麼厚的岩石砌的城牆,怎麼拆啊?”姜大明愣頭愣腦地問道。
鄭嶙對陽洙之意早已心領神會,主動解釋道:“當地的老農不是說了嗎,開鑿商渠的方法,就是先用烈火將岩石燒得滾燙,再澆以冰水急遽降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