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0部分,布衣官道,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不是下面省市一般常委能比的。
而能出任京城市委常委的人選,無一不是傑出人物。張青雲在班子中還不是最年輕的,京城市宣傳部長餘叔平就比他還小一歲,這也讓張青雲的年齡傳奇得到了相當的淡化了,同時也是對他工作的一個警醒。
在京城擔任市委書記,可能不能像下面省市一般的工作方法,得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溝通,而這方面對張青雲來說可能算是個短板。張青雲的性格比較強勢。工作方法有時候比較直接,他的這套方法在下面行,但是回到京城後可能就會有問題了。
春天的京城風和日麗,北方不比江南。江南的春季多雨,北方則多是晴天為主。一年四季。春秋兩季對京城來說是最好的季節,沒有北風呼嘯的寒冷,也沒有烈日當空的暑氣。
京城市委一號辦公室,辦公室外面就是一個小花園,花園裡面花團錦簇。春意盎然,美不勝收。辦公室按照張青雲一貫簡潔實用的風格佈置,顯得特大氣。
沙上,張青雲夾著一支菸細細的品味。他的對面沙上,高坐著一位身材消瘦的西裝男子。年齡50多歲的樣子,頭有些稀疏,但是整個人卻顯得氣宇軒昂,特別的有精神。
他和張青雲相對而坐,氣勢不弱於張青雲,但是一眼棄過去,卻還是能看出兩人之間的差別。
張青雲的笑容很真、很自然,舉手投足之間都很灑脫,而另一名男子則略微顯得有些拘謹,雖然他可能在竭力的表現自然,但是言談間得細微差別還是能清晰的表露出。在這間房裡。他是客人。京城市周邦明市長,團系幹部中的佼佼者。在京城知名度相當的高。他30多歲就在京城工作,現在已經20多年了。屬於名副其實的京城地頭蛇。
按照常理,周邦明在京城應該沒有能夠讓他感到不適的地方,可能也就只有在這間辦公室,他才會感覺到很不適應測。
“老周,你是老京城了,我是初來乍到。我們這一老一新搭班子,外面不知有多少人在議論啊,很多人都對我們的新班子表示疑慮。
恕我直言,我看他們主要是在疑慮你我兩人是否有能力把工作做好,所以,你我二人一定就得爭一口氣,只要我們兩人穩得住,京城就無大礙!”張青雲道。
周邦明笑了笑,心頭卻在暗暗的嘆氣,他早聽說張青雲的處事風格直接、開門見山。今天這一談話,果然名不虛傳。他說一老一新。聽上去是謙虛,有老帶新的寓意,但是他言辭之間,又哪裡有這層意思?
至少周邦明聽不出這層意思來,他反倒覺得張青雲言辭之間有暗暗警示一些老地頭蛇不要倚老賣老的意思。周邦明早就聽說張青雲霸道,這一說話果然霸氣十足。
“書記,京城現在剛剛經歷了那麼多事,有些不穩。現在你來了,京城上下人心大定,正是印了那句,人無頭不立的話!”周邦明道。
“你客氣了!”張青雲搖頭道“京城要定,這是中央下的嚴令的,不管是誰來當這個書記,那都必須要保證穩定。所以京城的定不能歸功於我,得歸功於我們班子大家的共識!
實際上,任何問題只要我們上下有共識。實施起來就不會有困難。所以加強我們班子成員之間,加強我們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
這兩天我思考了一些東西,都是關於暢通溝通渠道的,以後我們要把暢通溝通渠道的辦法當做制度固定下來,我相信有了這些制度,我們效率要提高很多,我們的困難也要降低很多。”
周邦明連連點頭,心中卻是才些無奈,張青雲言語之間目標很明確,邏輯很清晰,周邦明言辭間稍微有點問題便被其機敏的抓住了。提出了自己履新京城後第一項施政計劃。
張青雲和周邦明兩人談話。聽上去自然而隨意,但其實兩人互相之間都是在頻頻試探。兩人今天是第一次接觸。彼此都保持了相當的警惕,但同時,兩人同作為如此高階別的官員。又不能表現得太過直白,只能是互相之間打機鋒。
周邦明是老市長了,他在芶誠案中表現出色,為中央紀委工作組順利突破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可以說是立過功的。不誇張的說,芶誠的倒臺,周邦明在其中是揮了積極作用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邦明出任京城市委書記的呼聲很高,而從資歷來說。周邦明資歷也夠,能力也沒有問題。但就是這樣的條件下,偏偏讓張青雲佔據了先機,最後中央任命了資歷更淺一些的張青雲擔任了市委書記。
從這一點來說,周邦明心中肯定是有疙瘩的,但是這個疙瘩還不至於讓周邦明在工作上和張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