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3部分,布衣官道,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沒有張青雲的表態,高謙沒有把握能夠把政府工作做好,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時候。
高謙瞟了一眼湯運國面前的報紙,張青雲揮手的插圖很惹眼,他心中暗暗搖頭。湯運國“啪”一下把報紙率在桌面上,他真是為郭用權這個“害群之馬”而憤怒嗎?還是他為張青雲這個不按常規出牌的傢伙而惱火?
領導的心思高謙不敢肆意揣測,但是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一個事情是什麼樣子的,尺子的刻度清楚著呢。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高謙這般謹慎,就在高謙思忖的時候,紀委苗強書記發言道:“書記,省長進京了,他是什麼意見,要知道打擊工程腐敗等問題,都是省長力推的,現在挖出了這麼大一條魚,他的態度是非常關鍵的。”
苗強這話一說,房間中的空間似乎發生的變化,高謙的感覺是周圍的空氣好像一下被吸走了,留下了一個奇怪的真空,因為房間實在太安靜,而氣氛實在壓抑讓人喘不上氣高謙用力的挪動著眼睛瞟了湯運國一眼,他只敢看一眼,做賊似的,好像生怕被人發現一般。但是就一眼,他就看到了湯運國表情的精彩變幻。
“呃,那個,省長我已經和其溝透過了,他對……這事也感到非常惋惜,本來他是要立刻趕回來的,但是有些事情耽擱了,暫時回來不了。
主張一查到底,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郭用權嚴重違紀案徹查清楚。就是青雲同志的意思。對這個意見……我是贊同的……”
湯運國發言明顯停頓的地方多,雖然他城府深,面上不動聲色,但是在座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大家幾乎都能感覺到湯運國的尷尬,甚至可以說難堪。
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個話流傳千古的確不是偶然,是一句至理名言!平常紀委苗強為人比較低調,比較能夠隱忍,一向無論對陳曉還是對湯運國的工作都非常配合。
不誇張的說,苗強可以做到書記指東他打東,書記打西他打西。但是在今天,他卻沒有顧湯運國的面子,把大家都隱藏在心裡想問不敢問的問題說了出來。
這至少說明,局面至此,苗強膽子怯了,他不敢不問清張青雲的態度。原因很明顯,就以郭用權出事論,這事不可能是湯運國授意的,中紀委天降神兵,出手之快,出手之準,讓人匪夷所思。
如果說這裡面沒有人暗地做工作,苗強不相信。還有,更讓人覺得詭異的事情是張青雲下午一點班機飛京城,下午四點應該是張青雲剛剛到京城的時候。
他剛下飛機的時候,卻是中紀委工作組向苗強通告案發情況的時候,時間精確到這樣的程度,不能不讓苗強警惕,張青雲去京城如泥牛入海無訊息,而現在江南卻因為郭用權案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這個焦點不好當,尤其是苗強這個紀委書記壓力大,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工作失誤,有工作失誤就有可能被調整工作,這就是現實的東西。
苗強顯然看得很清楚,而他可能看得更清楚,江南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事情,江南班子調整的時候究竟是調整張青雲還是調整湯運國?
這個問題苗強心中存疑,其他常委心中也會有這個念頭。省長和書記之爭,不死不休的時候,誰勝誰負豈敢妄斷?鬥爭就好比一齣戲,有起承轉合,從開頭來看,湯運國佔盡了先機,但是能說明什麼問題?張青雲這次進京,沒有人不說他是九死一生。
可是他人一進京,江南反倒出了事,誰九死一生?局面一下混沌不清了。人的內心世界極度複雜,心裡活動也是千變萬化,無疑,郭用權的這件事的發生,讓江南政壇中很多人物內心都發生的微妙的變化。
在此前,大家都看得清楚,張青雲得罪了幾大勢力,得不到湯運國的支援,他本身根基還不夠深,內外交困,局面堪憂。尤其是中央對他的信心和支援是否能夠持久,這成了最大的變數。
而現在,似乎有人意識到了湯運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過於保守,更尷尬的是,組織上先後有三位省長和其搭檔過,可是江南的局面都每況愈下,張青雲現在已經是第三位省長了,可湯運國還容不了他,這究竟是誰的問題?
會場的氣氛很詭異、奇怪,湯運國的解釋完畢後,大家都作出恍然的神情,沒有人有繼續提問、無言的表示,大家都沒有問題,都沒有疑慮了嗎?大家各自心中是清楚的!
湯運國兩天前的講話和今天講話的差別,似乎在預示著他已經看出危機了,主張一查到底,不惜代價這是張青雲的風格,張青雲現在褲子也脫了,腚子也露了,和幾方勢力拉開了架勢,是死是活都得往前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