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部分,布衣官道,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際上老幹部揮餘熱是我黨優秀的傳統,在有些關鍵決策,重要決策方面,能夠聽取老幹部意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們先輩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是有道理的。”
在梁主席這樣高階別的領導面前,任何的花俏和機心都是多餘的,唯有把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才是唯一正確的。
張青雲覺得自己的心態變化很快,從省長到省委書記,哪怕只是往前邁一小步,但是心態方面就邁了很大一步。
省委書記的擔當、責任,讓張青雲對政治的理解更加返璞歸真,以前很多看不通透的事情,現在他是豁然開朗,境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這次談話持續40分鐘,在後面30分鐘,真正談工作也就是十分鐘。張青雲向梁主席做了保證,保證江南萬無一失,不會出任何問題。
最後,談話結束前,梁主席突然道:“對了,有一件事我跟你說一下,中央對湯運國同志和高謙同志最終的處理意見可能近期會出來。
湯運國同志移交檢察機關起訴,開庭在即。但是高謙,
他拉長聲音,頓了頓,道:“他身體有間題,可能就直接病休了!”張青雲神色不變,點點頭道:“對這個問題我沒有任何意見,一切聽從中央安排!”話雖然這樣說,張青雲心中卻是搖頭的,高謙就奇怪了,早不生病,玩不生病,偏偏這個當口來病,這中間沒有蹊蹺嗎?
要知道高謙生病不是第一次,難道這是最後一次嗎?張青雲對此表示很懷疑,也許草根和太子終究還是有區別的吧!
第十二卷 一方諸侯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高謙要死
張青雲沒有料到高謙這次還真不是裝病,就在紀委對其採用強制措施後,在京城他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檢查,得出的結論赫然是直腸癌晚期。
這個訊息在京城上流社會的圈子中傳得很快,高謙堂堂的副省級高官,平常擁有極好的醫療護理條件,沒有理由到如此晚才現病情,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而在京城,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卻是有人說高謙是被張青雲給嚇死的,這個說法顯得荒誕不羈,但偏偏信的人最多。
這個說法核心強調張青雲在江南強勢、眼睛裡面容不得沙子,排除異己不擇手段。自從張青雲到江南後,高謙的精神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先是得了神經官能症住院,那個時候就是精神長期處在緊張中所致。
而後來,在江南的大反腐中,高謙更是肩負的壓力重重,在高壓下根據現在醫學理論,身體的病變極容易,可能就是在這期間,高謙的病情惡化,他自己沒有重視所致。
這個說法的現實基礎大致是這樣,但是根據這個基礎,演繹出了無窮的可以稱為玄之又玄的軼事傳說,把高謙在江南和張青雲爭鬥的種種拔高、虛化,硬是整出了傳奇的味道。
張青雲嚇死一個高謙,同時又鬥垮了湯運國,京城的四大家,張青雲四家皆得罪,他結下了這麼多樑子,卻依舊青雲直上,這中間的道行也被人熱議。張青雲作為京津一系悍將的身份已經浮出水面,按照他的前輩佔江暉等人的仕途歷程,張青雲在省委書記位置上歷練足夠後,進中央序列似乎沒有了懸念。
而就在這些熱議中,共和國黨的十九大日程臨近,各大代表團抵京,全國聚集京城,世界聚焦京城!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梁遠達赴江南代表團駐地看望江南代表團黨代表的新聞在央視播出,國內很多媒體都把這個新聞當成了當天十九大報道的頭條新聞。
在選擇鏡頭方面,有媒體特別精心,選擇了梁遠達和何昆等江南老同志握手的鏡頭,張青雲微笑陪同在梁副主席身邊,位置不顯眼,好似是在故意淡化張青雲的存在。
殊不知這種淡化恰恰就是強化,媒體也恰恰能夠把握住公眾的心,它們越是淡化,就越能勾起公眾的好奇心,實際上,這樣的新聞本身就是很吸引眼球的。
因為梁副主席畢竟馬上就要當選總書記,他上任之前比較顯眼的政治動作,就是江南反腐。而江南反腐第一線的頭號人物就是張青雲,這足夠讓人把張青雲和他之間聯絡上。
現在,梁副主席又親臨江南代表團駐地,這更加證實了這一點,梁總時代的班底目前已經基本確定,而張青雲很有可能是梁總時代重要的地方諸侯和地方心腹。
報道鋪天蓋地而來,張青雲的行蹤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面對這樣的情況,張青雲也是很無奈,不得已,也只得以十九大代表的身份接受了數家媒體的採訪。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