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改 變,國足救世主,那年那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軍決定還是改天再請大家到家裡吃飯。

雖然只是俱樂部幫忙暫租的房子,但比起崇明基地的集體宿舍,還是明顯多了幾分“家”的味道,由於沒有家人同住,高軍的那一大套公寓房顯得過於空曠,因此便與家人沒來德國的楊浩住在了一起,由於楊浩“開心果”的性格,這套仍然顯得大了一點的公寓房內總能時不時地傳出歡聲笑語。

至於高軍的那些團隊成員,因為都有各自的生活,所以並沒有和他住到一起,其中高軍的私人醫生劉思源、營養師夏川涼子與體能教練亨利不好離得太遠,因此也都住在這幢樓裡,只要高軍一個電話就能馬上趕到,而私人廚師林師傅更是請了幾個人在底樓開了一家小食堂,這樣高軍和隊裡的其他幾位中國球員、甚至是他們的父母就都不用自己做飯了,而林師傅的手藝更是讓大家都讚不絕口。至於經紀人門德斯與新聘的法律顧問德國人漢斯,則都有自己的事業,高軍有事時才會跟他們電話聯絡。因此他們自然不會也擠到德累斯頓來湊熱鬧......

雖然俱樂部主席揚森.魯迪將很大一部分的權力都下放了,但是該做的工作他還是做得相當到位,俱樂部給外援們安排的住處就可以看出他的用心。為了利於外援們更快地適應德國的文化風俗。但又不致於讓他們、特別是來自於中國的幾個年輕球員心理孤寂,俱樂部讓他們所住的公寓套房相距不遠。但又被當地人的住房隔開。這樣一來,中國的小夥子們既可以跟自己的同胞與隊友保持往來,又不得不跟自己的德國鄰居試著相處。不過,德累斯頓迪納摩俱樂部之所以能夠這麼做,也是因為當地房多人少的特殊情況,如果是西部城市,一幢公寓樓裡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空房?

兩德統一後,原東德地區的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持續大量移民西部。而這十幾年中又有很多東部老人陸續過世,導致東部的人口明顯下降,即使這些年裡幾乎沒怎麼新建住宅樓,東部的住房空置的比例也越來越大。這就進一步導致房地產無利可圖,新住宅樓就更難看到了,而由於租金極低,又要支付高昂的房產稅,因此也很少有當地居民大量屯房出租,高軍他們租來的套房都是當地政府名下的公租房。聽隔壁的老工程師海因克斯說,他們所住的這幢公寓樓是在七十年代初的時候建成的。雖然因為長期是公租房的緣故而維護很差,但可能是由於建設時考慮到了戰備的需要,這些公寓樓依然無比堅固。用海因克斯的話說,“就算是用大炮對著轟,都很難炸塌......”

不過,堅固歸堅固,外觀上自然好看不到哪兒去,這也是蘇式風格的一大缺陷,但大家來德國只是為了踢球,所以這一點倒是可以容忍的。相對來說更難適應的,則是德國遠比中國嚴格得多的物業管理。好在大家都是租的房子,還不至於要給房間動大手術、諸如鑿開壁櫥之類。否則一旦被發現的話,肯定會被罰得連媽媽都不認識......

在德國。嚴格的遠不止是物業管理,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各項規章制度讓初來乍到的中國小夥子們普遍感到很不習慣,容昊更是忍不住吐槽道,“西方人也真好意思說自己是‘自由國度’,隨便開玩笑說個‘黑鬼’都會惹來麻煩,哪兒有中國好啊!你看看網路論壇上,那真是啥話都可以講啊!”

高軍聞言不禁笑道,“其實也只是剛來不適應罷了,熟悉了之後一樣有空子可鑽,德國嚴禁親納粹的言論,但是新納粹活動那樣猖獗,幾千人聚集遊行卻不犯法,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看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不只是中國才有啊!”,容昊想到這裡,不禁有些好笑,這時他又想起一件事來,“對了,來這裡之前,我一直覺得西方人都活在天堂裡,但是現在怎麼覺得比我們中國人還辛苦啊?我不是說收入,即使這兒是東部,收入也肯定是比咱們高,生活水平嘛,至少他們家家有車,可是跟他們接觸多了,我覺得他們的日子過得不是一般地緊啊!”

“原因很簡單,收入高,但開銷也大啊,稅收、保險兩大項一扣,剩下的還能有多少?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德國東部比西部窮得多,但這些必需的支出卻差不多,東部人自然日子過得緊巴巴,要拼命往西部跑了,不像咱們國家,窮的地方開銷也小,所以總還能勉強支援。說到底,‘有餘’才能日子好過,光是收入高卻一直入不敷出,那日子自然不好過,而現代社會可不是想省錢就能省得下來的......”,高軍說到這裡,忍不住用半帶調侃的語氣說道,“這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啊!”(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女友是仙子

先飛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