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部分,重生之美人天下,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哪裡犯得著如此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而屢次被兄長拒絕的趙匡義,心中對趙匡胤更加的不滿。哪怕他是君,而他是臣,可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趙匡胤怎麼能如此的不顧骨肉親情呢?
他記得小時候哥哥對自己的只有照顧和維護,可如今呢?這個哥哥對自己的,除了懷疑便是忌憚,哪裡還有分毫的兄弟情深?難道那皇位,真的就比他們的兄弟感情還要重要麼?
如果是這樣,那他寧願回到從前,起碼沒有猜忌沒有防備,有的只是兄弟之間的相親相愛。
只是,那樣的日子終究已經離他們太遠了,遠得他們都已記不清了。(未完待續。)
第103章,密謀大計
而此時,大宋是遼國最大的敵人。若大宋不出兵,那普天之下能夠與遼國相抗衡的恐怕沒有其他的政權了。
可趙匡義怎肯輕易罷休?自小,他便是一個堅毅異常的人,只要是他認定的東西,就算是不折手段也一定要弄到手。所以即便明面上不行,但他仍然在背地裡依舊為攻遼了許多準備。
其實,以趙匡義現在在宋朝民間的威望來說,不會比皇帝趙匡胤遜色多少。但他終究是不願意捨棄多年的兄弟情分,更不願意背上謀反的罪名。對於他來說,只要哥哥不拿著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不會背棄哥哥。所以,他只能另尋他法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於是他想到了聯合遼國貴族權勢,試圖在遼國統治階級內部造成難以調和的矛盾。而遼國之人,多半都是草莽出身,並不攻於心計,對於他們來說,國家的利益總是高於一切的。因此趙匡義數次的挑撥離間並未在遼國的貴族階級中造成多大的影響。唯有那耶律阿保機之孫耶律喜隱,對於趙匡義的離間計卻很是受用。
而耶律喜隱本人心性輕浮,好大喜功,稍微得志便驕傲自得。
早些年,他初次被封為趙王的時候,便起兵造反,後事情敗露,導致他的父親耶律李胡也因此收到牽連而亡。不過好在遼穆宗卻並沒有知罪於耶律喜隱,並將他赦免。
不過要知道狗總是改不了吃翔的,就在他被穆宗赦免之後不久。他竟再次興兵造反。於是,這一次,穆宗皇帝終於將他投入獄中。直到後來耶律賢即位後,在大赦天下的同時,順便發了發善心,也將耶律喜隱放了出來,並恢復了其爵位,改封為宋王。
按道理來說,這耶律喜隱應該要對耶律賢感恩戴德才對。可偏偏這位不僅不領情,反而還繼續籌劃著謀反之事。他覺得這大遼的天下。本就該屬於自己。若不是因為自己當時仍被穆宗囚禁於天牢,哪裡還輪得到那耶律賢登基為帝?
所以當趙匡義數次差人赴上京與之共商大計之時,自然是與之一拍即合。兩人雖然出發點不同,一個是為了女人。一個是為了皇位。但他們終究是殊途同歸。為了同一個目的,那就是絆倒當今的遼天子耶律賢。
這不,為了表示誠意。趙匡義此次特意喬裝前往遼上京與耶律喜隱會面。當然,這一切都得瞞著他的哥哥趙匡胤和他的敵人耶律賢進行。
這段時間,趙匡義一直告病在家,謝絕見客。就連皇帝數次派去的太醫也被攆了回來。趙匡胤豈會不明白其中的貓膩?可到底是沒有真憑實據,加上母親杜氏對其的袒護,他終究是這個弟弟無可奈何。也罷,不見便不見吧,只要他不謀反,他想幹什麼便讓他幹什麼去吧。
只是他沒有想到,趙匡義此次的告病在家是假,而偷偷喬裝出了大宋的領土才是真。
趙匡義穿著尋常公子哥的衣服,帶了幾個貼身侍衛,便一路北上,朝著遼上京馳去。
等他們已經到達遼上京的時候,正是趙匡胤對其告病起疑的日子。可就算他起疑了,此時也改變不了任何,因為趙匡義早就已身處千里之外的遼國了,就算是想阻攔,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這一路,趙匡義想了很多。他想起那日在晉陽城外的山洞裡,初次和燕兒相遇時候的情景。她是那麼的美豔動人,卻又倔強得十分可愛。當時她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救那個在他看來一無是處的臭小子。從前他並不懂她到底是哪裡來的勇氣,如今,他總算明白了。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算那人有千般萬般的不是,但只要有愛在,就算上刀山,下油鍋,那也是在所不惜的。
他忽然之間也才明白,一個男人之所以不知疲憊的馳騁於沙場的廝殺,不就是為了奪回屬於他們的土地和女人麼?
這或許也是千百年來歷代開國帝王的真實目的吧?什麼為了百姓,為了天下蒼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