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七章 青山博物館(求月票),你好,1983,隱為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子帶過來。”
劉青山也聽懂了,老先生這就相當於開具了一份鑑定書。
有了這個,任何人就不會再質疑這幅畫的真偽,畢竟人家小時候瞧過啊。
“謝謝先生。”
劉青山連忙道謝,心裡忽然又想起一事:“先生,不知道能不能為私人博物館題寫館名?”
老人含笑點頭,這種舉手之勞,他當然不會介意。
中午自然是要留老先生用飯,就在不遠處的影視城那邊的餐廳。
正好梁老和那二爺他們也在這監工,那二爺和老先生也是舊識,於是就湊成一桌。
多是上了年紀的,所以飲食就以清淡為主,都是劉青山帶過來的山貨。
聽說劉青山要辦私人博物館,那二爺等人也都來了興致,下午都跟著過去瞧瞧。
至於老先生,則被金胖子給送回家休息。
第二天就正式開始動工,金胖子找來好幾位專家,幫著一起參謀。
瞧著這架勢,光是佈置各個展廳,沒一個月時間就下不來。
按照幾位專家的規劃,博物館裡面,大體設定瓷器館、書畫館、玉器館、傢俱館、青銅館等展館。
至於以後有需要,可以進一步豐富,比如古代錢幣、雕刻之類的。
劉青山也想不到,搞個博物館居然這麼麻煩。
而且雖然他這些年沒少劃拉,可是真正把這些收藏品擺進去之後才發現,依舊顯得空空落落的。
看來這件事,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還要繼續努力。
這個道理,大概就跟書到用時方恨少差不多吧。
啞巴爺爺也為博物館做出自己的貢獻,把這些年收集到紅山古玉,都拿了出來。
劉青山一瞧,也就專門設立了一個小展廳,展出紅山玉。
星期天的時候,老四老五兩個過來看熱鬧,進了這個展廳之後,非要把自己脖子上佩戴的紅山玉也摘下來,放到裡面展覽。
小老四嘴裡還說呢:“哥,你這裡瞧著太空曠,東西太少啦。”
博物館又不是雜貨店,劉青山叫她們把佩戴的古玉收回去:
還差你們這兩塊了,再說這是啞巴爺爺贈送的,值得一生佩戴。
一直忙到十一月末,這才終於把博物館佈置完畢,開館的日子,就定在十二月二號這天,正好是星期天。
劉青山的意思是:把親朋好友請來,放兩掛鞭炮,就算開張,沒必要弄那些花裡胡哨的。
到了二號這天,博物館的大門前面,就不斷開始有人群匯聚過來。
老四老五和小六子這三個,手裡拿著煙和火柴,眉開眼笑地招呼客人。
開始來的都是熟人,影視城那邊,王戰領著人最先到的,誰叫他離著最近呢。
然後就是對面的青鳥科技園,一下子就來了一百多人。
外面的溫度已經是零下,劉青山招呼大夥先進到樓裡,這裡專門設有一個休息大廳。
吳桐領著小莉海明珠他們,給大夥拿來一瓶瓶的礦泉水。
這水現在也算是國內的名牌產品,更是早早就開啟海外市場。
“都是自個家人,自己動手。”
劉青山嘴裡吆喝一聲,然後又說道:“沒看到嗎,都空手來的。”
眾人大笑,然後都自己動手,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隔著窗玻璃,看到外面又有車開進來,劉青山又帶人出去迎接。
來的是亞運村街道辦的,都是老熟人,距離也近,聽到訊息就趕過來祝賀。
這年頭,開業什麼的,也沒流行送禮金,見面道一聲恭喜,然後抽一根菸,喝一口水,簡簡單單,彼此都清爽。
把客人讓到休息大廳,裡面的那些自己人,就全都去各個展館進行參觀。
隨後,一批一批的人,不斷趕過來。
有作家協會的,舒作家和那位劉作家等等,都悉數到場,隊伍裡面,還有消失了一段時間的路作家和高文學。
諾獎馬上就要開始頒獎,所以路作家已經開始準備出國事宜。
劉作家作為前輩,取出一個證書,交給劉青山。
前段時間,邀請劉青山加入作協,證件也終於辦下來,劉青山也算是混進專業隊伍。
“謝謝劉先生,感謝組織的信任。”劉青山雖然對此可有可無,不過場面話還是要說的,畢竟老先生也是一片好意。
在國內,還是非常講究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