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番漢合時掌中珠》(求月票),你好,1983,隱為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飯,吃完飯再幹,也有力氣不是!”劉青山在激動過後,就開始張羅起來。
隨著太陽顯露出來,風沙也徹底消失,大夥昨晚就沒吃飯,還真餓了。
“哈哈哈,吃飯吃飯,雖然有了這些精神食糧,但飯還是要吃的嘛。”夏教授眉開眼笑,總算是不虛此行啊。
別人都回到駐地這邊享用早餐,可是還有一位研究西夏文的專家李教授,卻坐在那裡不肯起來,似乎沒有聽到劉青山的招呼。
“李教授,吃飯啦!”劉青山又吆喝一聲,卻見那位李教授依舊一動不動。
“老李,有什麼發現?”夏教授等人也圍了上去。
只見李教授手裡拿著一卷古籍,正如飢似渴地讀著,整個人,已經完全沉浸到書中。
夏教授站到李教授身後,瞧著對方手上的古籍,然後瘦弱的身軀,也忍不住顫抖起來,因為他看到,古籍上的文字,竟然是用漢文和西夏文,兩種文字書寫而成。
這就相當於一本字典啊,有了這本書,就能徹底識別西夏文。
“哈哈,重大發現,老李,老魯,咱們找到了研究西夏文的鑰匙!”夏教授仰天大笑。
笑聲終於叫李教授也清醒過來,他小心翼翼地合上古籍,只見封面上,也是用兩種文字書寫。
上面的漢字是《番漢合時掌中珠》。
毫無疑問,這就是相當於古代的一本字典。
幾位教授興奮了好一陣,這才被叫去吃飯,吃飯的時候,那位李教授還難掩興奮地說道:
“大多數西夏文獻,都在俄國那邊,現在好了,有了這本掌中寶,咱們也能編寫自己的對照字典,不用再去那邊看他們的臉色。”
夏教授也連連點頭,使勁咬了一口餅子:“我覺得那下面肯定還埋藏著許多文獻,咱們要儘快運到蘭州。”
“不是應該運到首都嗎?”李教授和魯先生不樂意了,這是原則問題,必須說清楚。
夏教授卻依舊堅持:“我們省這邊,有專門的西夏博物館,而且這邊離我們那近啊。”
魯先生立刻反駁:“老夏你這麼說就不對了,要是從現在的行政區劃來說,這邊還是內蒙的地界呢,也不歸你們管。”
得,幾位老先生飯也不吃,先吵明白再說。
咳,劉青山輕咳一聲:“各位教授,我才是這次考察的資助人,而且按照最初的協議,發現的文物,雖然是歸屬於國家,但是必須放在我的博物館裡進行展出。”
幾位教授的目光一齊向他投射過來,令劉青山都倍感壓力。
夏教授嘆了一口氣,選擇了放棄。
是劉青山他們的隊伍拯救了他們,不然的話,他們師徒現在只怕已經……
魯先生和李教授也都無奈地搖搖頭,李教授鄭重地望著劉青山:
“劉總啊,我去過你的博物館,確實不錯,不過好像也沒法展出這麼多文物吧?”
劉青山嘴角微微翹起:“我準備在原來的博物館旁邊,再建一座單獨的博物館,幾位教授放心,肯定不會阻止大家去研究的。”
好吧,也只能如此。
眾人一頭,然後這才繼續吃飯。
即便如此,但是他們發掘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這些老學者,在意的是這些文物本身,而不是它們到底歸誰所有。
套用一句話:他們是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
大家整整忙活了一天,而埋藏在沙子下面的文物,卻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似乎沒有盡頭。
劉青山一瞧,趕緊找大夥商量:是不是先運出去一批?
幾位教授也表示同意,瞧著這架勢,下面指不定還有多少呢,分期分批往外運,是個不錯的辦法。
於是隊伍就兵分兩路:一路留下來繼續發掘,另外一路,則在劉青山的帶領下,先用駝隊,把文物倒騰到沙漠邊緣,汽車隊駐紮的小村子。
到時候,再帶著補給返回。
“最好是再增加一些駱駝,這些雕像,有些是石質的,太沉了。”夏教授也提議道。
劉青山也點頭答應,這些文物,運輸起來要格外小心,確實需要大量的駱駝來託運。
主要是汽車開不進來,要不然就省事多了。
整理好駝隊,就像那些佛像,一頭駱駝,頂多也就能馱兩尊,一邊一個。
而他們已經發掘出來的,就足有上百個。
劉青山領著李鐵牛,隨著駝隊返回,他把李鐵留在這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