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為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母雞下電視,你好,1983,隱為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此情形劉青山連忙勸慰一番。
今天晚上跟飛哥好好說說,爭取明天就安排爺爺住進醫院。
過了片刻,劉士奎立馬鄭重其事地說道:“青山,收拾東西,咱們馬上走!”
“走?去哪兒?爺,您可不能變卦,沒治好眼睛前,咱可不回家。”
劉青山連連擺手說道。
劉士奎這會兒已經又變回那個睿智果敢的老人:“不是回家,是先把錢存進銀行。青山,記住,財帛動人心,千萬不能用錢財去考驗一個人的品質!”
劉青山當然一聽就懂,也覺得爺爺這個做法比較穩妥。
因為他也無法保證,剛剛認識的劉全剛和飛哥等人,會不會因為這筆鉅款,而動了其他心思。
至於侯三這類的,就更不好說了。
“行,那咱們就去存起來。”
劉青山領著爺爺出了屋,跟服務員打聽了一番,轉乘了兩班公交,終於找到一家銀行。
眼下只有人民銀行,從84年開始,才成立了工商銀行,人民銀行則獨立承擔中央銀行的職能。
老舊的鋼筋混凝土房子,瞅著就結實,窗戶上都是那種可以推拉的鐵製柵欄,擋得嚴嚴實實。
銀行門口冷冷清清的,基本沒啥人進出。
劉青山想想也就釋然,如今家家基本都沒有餘錢,就算有了點積蓄,也不放心存到銀行裡。
萬一哪天銀行黃了呢?
所以嘛,有了點存款,還是藏在家裡比較保險。
大夥的理念都是如此,難怪銀行比較冷清。
其實說冷清也不對,銀行門口放著一張小桌子,桌上竟然擺著一臺錄音機,裡面哇啦哇啦的,正搞宣傳呢。
劉青山側耳聽了聽,是號召廣大群眾踴躍存款呢。
走近之後,發現桌子前面還豎著一個廣告牌,上面畫著一張漫畫:中間是一隻大母雞,身上寫著“儲蓄”兩個大字。
有幾個人,正拿著鈔票,從雞嘴裡走進去;從後面出來的時候,懷裡就抱著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等等大件兒。
這銀行也搞虛假宣傳啊,看著閃閃發光的三大件兒,讓人還真有點想儲蓄的衝動呢。
劉青山領著爺爺進去,迎面是一排裝著鐵柵欄的視窗,只有寥寥幾個顧客在那辦理業務。
劉青山也是第一次進這個年代的銀行,瞅啥都新鮮。
根本不用排隊,直接找了個空閒的視窗湊上去,往櫃檯裡一瞧,劉青山不由得微微一愣。
只見視窗裡面坐著的是一位老師傅,戴著一頂這個時代常見的藍帽子,胳膊上戴著套袖,旁邊擺放著一些錢幣和票據、印泥盒啥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老舊的算盤!
“小同志,存錢啊?”
戴著花鏡的老師傅和氣地問道。
劉青山這才收回目光,點點頭,默默地從帆布包裡,掏出三捆鈔票。
在當下,超過五百塊,就算大額儲蓄了。
老師傅忍不住多打量了一眼這個半大小子,這年頭,能一下子拿出來幾千塊的人,真不多呢。
看穿戴,是個鄉下人,不過呢,長相挺英俊,尤其是一雙眼睛,特別有神。
老師傅跟著慢聲拉語地說著:“小同志,你是要存活期還是死期?”
死期,就是定期。
“活期。”
劉青山毫不猶豫地回道。
這筆錢還得陸陸續續花呢,當然不能存定期。
老師傅笑了笑:“小同志,要是不著急花呢,還是存定期的比較好。現在一年定期的,利率是115,你知道是多少嗎?”
115,那不是一分多利嘛,這麼高?
劉青山是真的震驚了。
也就是說,他這三千塊要是存一年的話,光利息就是好幾百,真夠買臺電視機的了。
不過還是先忍忍吧,這筆錢,除了給爺爺治病,給大姐置辦嫁妝,改善家裡的生活之外,還是他的創業基金,可不能躺在銀行裡吃利息。
劉青山先存了兩千五百,存摺用的是爺爺的名字。
一方面是尊重爺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劉青山還沒有手戳。
手戳,就是個人的名章,有機玻璃製成,最前面刻著自己的名字。
那時候沒有身份證,手戳一戳,就代表了本人的身份。
像什麼生產隊分糧食啦,領返銷糧啦,去郵電局和信用社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