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天崩之前,溜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都在開銅皮箱子,我等得不耐煩,於是操起金箭,逐一破壞,這才把箱子開啟。許少德好奇地追問,我什麼時候有了這個寶貝,還問哪裡有賣,他也想要一個。我當然不能明說,於是只好說從地下竹林裡撿到的,他比較粗大條,也沒繼續追問,很容易就相信了我的說辭。

當四個銅皮箱子開啟以後,我的眼睛都要掉了下來,就憑這個東西,讓我們怎麼逃生,簡直是開玩笑。

在開啟箱子之前,我曾幻想過很多種結果,裡面可能是一隻龍,能載我們出峽谷,或者是什麼仙丹的,吃了馬上白日飛昇。怎知開啟箱子一瞧,裡面的東西雖沒有被時間腐朽,但這些東西也太普通了。

箱子裡是一些用金竹鑄造的器物,這東西能對我們有多大幫助。好在我是學建築的,對這些被分拆的東西,很是熟悉,對它們有一種立體上的觀察感。我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我把它們分列一看,這箱子里居然是一隻大風箏。

說是風箏,其實不然,在形體上和現代風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小光一看便鬆了口氣,看來這些風箏還不能小瞧了。許少德和艾伯特在一旁納悶地問這問那,完全不曉得這些是什麼東西。

範裡說,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就有這麼一說:“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風箏一開始不叫風箏,而被稱為“鷂”,北方謂“鳶”。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絃,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風箏”的叫法。

木鳶產生於戰爭之中,用於戰爭之時,它隨著我國絲織業和造紙的發明,不斷演變、發展。相傳,公元前203…202年,在楚漢相爭對峙的最後階段,漢兵先包圍楚營,漢將張良借大霧迷濛之機,從南山之隱放起絲制的大風鳶,並讓吹蕭童子臥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時命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營官兵思鄉心切,不戰而散,楚王項羽也自刎於烏江邊。至今,民間仍流傳著,張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傳說。

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摺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他再接再厲,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

“你說了這麼多,難不成是讓我們乘著風箏飛出峽谷?這太瘋狂了!”我不敢置信,心裡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你別怕,肯定管用的。先組裝起來吧。”小光並不氣餒,她說完就半蹲下來,把弄這些風箏的零件。

這些金竹當真了得,到了今日竟然還堅硬如鐵,還有一半原因得歸功於銅皮箱子。這箱子封得嚴密,滴水未盡,箱子內部處於真空的狀態。許少德怕高,即便風箏能載人飛行,他也會嚇得一命嗚呼。因此,他一聽,就嚇得兩腿發軟,直嚷著另尋出路。艾伯特更是誇張,他竟然說,自己給一箇中國的江湖先生算過命運,說如洪水定有大發之象,但遇山崩,則命不久矣。我一聽就笑了,難怪他一直不安,原來是相信了這騙子的胡說八道。要是人的命運早被寫好了,那人生何來意義,就算寫好了,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別人的命數。更甚,拿別人的命數賺銀子,不得斷子絕孫,也得斷了命根子。

“現在來了山崩和洪水,你也不一定死。”我儘量安慰艾伯特,出了峽谷後,還得指望他照顧咱們呢。

“是真的,那先生特別靈,我去過遼寧的一座古寺裡,一個和尚給我算的,可準了。”艾伯特認真地說道,看他的智商,也不會輕易上當。怕就怕中國的騙術太過博大精深,這黃毛小子怎麼能看得透徹。

“別想了,現在馬上就可以出去了,你就別擔心了。”我找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他,只好重複著這幾個字。

“如果我死了,請你幫我把鑰匙和密碼送回美國,送給我父親。求你了。”艾伯特不像是開玩笑,雖說他是美國鬼子,但我最尊敬孝順之人,何況現在的情況,不答應也不行,讓他安心最為緊要。艾伯特安下心後,又把聯絡美國那邊的方法告訴了我,我背給他聽後,艾伯特這才完全放心。

第三部 古夜郎 29。飛天舞(下)

“這風箏到底能不能載人,現在風箏就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