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從臺北到北京,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會有紅領巾了。

對於那些能夠在課本上、媒體上有過初步瞭解的東西,臺灣人來到大陸後會格外關注,實際上也是一種求證的過程。比如,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的畫像,這是在課本里有所提及的,幾乎所有的臺灣人初來大陸都會格外留意。

最有意思的是,我經常被大陸朋友問到,“臺灣的夜市都沒有城管會驅趕嗎?”而臺灣沒有城管。到了過年,大陸的朋友也會問,“臺灣有春晚嗎?”而基本上臺灣已經少有所有電視臺聯播的節目或新聞了。而似乎對於一個沒有春晚的土地,大陸朋友難以想象,都會接著問,“沒有春晚那你們過年都怎麼過呀?”這就如同元宵節,臺灣有燈會,路上的小朋友或年輕人或提燈、或舉火把,但大陸是很難看到的。又譬如中秋節,在臺灣幾乎家家戶戶烤肉賞月,我都戲稱為“全民烤肉節”,但在大陸別說賞月,月餅都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與計量工具,往往賣得比臺灣貴得多得多。在臺灣過年必定得要買新衣,端午節還有許多家庭掛菖蒲、洗艾草、看龍舟、喝雄黃酒。同樣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在不同的地方有了不同的結果。又譬如每年農曆七月是鬼月,七月十五中元節,臺灣的家家戶戶燒香拜拜,在大陸是極其少見的,而我身邊許多年輕朋友對於這個有著慎終追遠的鬼月,更是聞所未聞。

又譬如,我看到許多大陸朋友同姓結婚,這在臺灣是避免的,因為同姓是一個家族。過年不說不吉利的話或髒話,但在這裡似乎也毫無忌諱。所以說,如果不用心觀察與體會,僅僅只是概括性地覺得彼此沒有什麼不同,必定會造成理解上的誤差。經歷了蓬勃發展的兩岸交流活動,我想說的是,兩岸的交流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不是瞭解彼此用語不同就可以做到彼此的認同與瞭解,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和融合,如果前面所言,謙卑,恐怕是唯一的道路。

記得曾經在接受“部落格天下”專訪時我說,“穿梭兩岸,混跡於大陸網際網路,我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謙卑”。因為生活與新聞是不同的,我很驕傲的是,我過過臺灣生活也過過大陸生活,然而至今我仍不敢說我瞭解大陸,包括那思維中的第一念。而謙卑就是對自己可能的無知要有覺知;對對方的在意或痛苦要有覺知,不隨意批判,更不能輕易藐視,因為對方生活中那片頭頂的天,就是對方的全部。

我手寫我心

博主名片

宮鈴,網名衚衕臺妹,臺灣人,祖籍安徽。曾在臺灣做過10年記者,2006年定居北京。曾任某著名網站臺灣事務發展部總監,現為獨立撰稿人。

獲選理由

她是微博上最火的臺灣人,關心兩岸政治,致力於消除兩岸語境上的差異。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且敢於直言,她一會被看成是“*”分子,一會兒又被看成是“五毛黨”。她感動著網友的感動,憤怒著網友的憤怒,被稱為“在大陸網際網路上走得最遠的臺灣人”。

謙卑,彼此交流的第一步(3)

博主自述

我有著多元化的性格,大部分人覺得理性的女人必定冷血,但我卻是個該理性時很理性,但感性時卻情感氾濫的女人。我會用一種情感去看待人事物,而且我尊重真實的自己,即便有缺點。我不想把自己塑造成某個狀態,因為我更樂於平凡、簡單。我的部落格的風格就是真實,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部落格是我可以掌控的平臺

如果你玩微博,但不知道“衚衕臺妹”,那你就out了。半年來,這個叫做宮鈴的臺灣人變成了一個深度網蟲,她像遊俠一樣行走於微博江湖,敢想敢說,語不驚人死不休,樂此不疲地和大陸網友隔空談心、評點“江山”。於是,她被網友尊稱為“在大陸網際網路上走得最遠的臺灣人”。她說她很榮幸,但也受寵若驚。“我希望產生千萬個在臺灣網際網路上走得很遠的大陸人,希望有一天這句話不存在了,大家就都走得很遠了。”

其實,“臺灣人”一直以來都是“敏感詞”,“別人會不自覺地把你當成臺灣的代表來表達政治上的不滿。”儘管她也會被網友拍磚,但多數情況下,她扮演了一個這樣的角色—大陸網民的民意代表,這完全出乎她意料。她說,之所以關注大陸的時事,是因為自己想更好地瞭解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拉近和大陸網友的距離。

宮鈴很敢說,敢對於社會中一切她認為不夠公平的事情發表看法,敢於批判新浪,敢於發表對戶籍制度、高考制度的看法……“有人說我是個被*洗腦的白痴、冷血動物,其實我只不過是以一個臺灣人的角度看一些事情。我覺得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