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誰人不識寧高寧,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務資源、品牌影響力,以及政策支援和社會認可等方面,中糧都具備競爭力,但的確在戰略、團隊以及文化等三個方面還需要改進。
2005年5月16日,在經理人年會和高層戰略研討會的基礎上,中糧黨組分析了中糧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中糧的使命、發展戰略、組織架構、基礎管理系統等若干重大問題,並於5月18日下發了《中糧集團黨組關於集團使命和戰略,加快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該《決定》最終確立了中糧的使命、願景、戰略等一攬子的東西,掌控中糧新命運的“方向盤”開始形成。
這個時候,寧高寧開始把自己在華潤的經驗引入中糧,最典型的是6S管理體系,即建立利潤中心的業務戰略體系、全面預算體系、管理報告體系、內部審計體系、業績評價體系和經理人評核體系。進而,明確中糧新的組織戰略為“結構清晰、控制有力、分權適度”,中糧的組織結構進一步扁平化,集團總部直接管理業務單元,並透過6S管理體系直接覆蓋到利潤點。中糧集團財務副總監在《企業忠良》上表示:“我們計劃用3個月的時間,初步建立管理報告系統並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建立中糧的6S體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將組織多次培訓,幫助各業務部門經理人和財務人員熟悉、掌握6S體系。”他進一步表示,6S將成為中糧企業管理的基礎性“語言”,每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