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大陣仗的採訪
胭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章 大陣仗的採訪,七零軍婚:隨軍後她風靡家屬院,胭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畫是難得的好畫,可創作者未免太過年輕。
於是組委會在是否給時聽雨授予金獎這事上出現了分歧。
有人說他們第一屆博雅杯繪畫大賽,出個驚才絕豔的畫家也很好,能夠激勵年輕人,而且這時聽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他們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受過迫害,以後還是年輕人的天下,要給年輕人信心和支援。
還有人說資歷太淺的畫家,容易飄,尤其是年輕人。
要給年輕人一些挫折,才能更好地擔起將來振興書畫界的責任。
最後雙方差點因為這個金獎的歸屬打起來。
這些老頭子別看一個個都六七十歲的人了,可脾氣一個比一個耿直,一個比一個軸,那是要較真起來,不爭個面紅耳赤血壓飆升不罷休的主。
最後還是吳老先生出面把事情平息了下來,並親口定了時聽雨的金獎。
反對時聽雨問鼎金獎的人有些不解。
吳道成給他們科普了一下時聽雨的履歷。
他道:“論起履歷,這位時同志不比那些年紀大的人少什麼, 她缺的不過就是年齡,這個早晚都會達成的,我們搞繪畫的,不要把事情想複雜了, 這是個繪畫比賽, 只要人的品行沒問題,自然以畫作的好壞作為評獎的唯一標準。”
許是時聽雨的履歷給了眾人震撼,也或許是吳道成的話觸動了他們,評委團的人沉默下來,最後還是遵從作品質量,把金獎給了時聽雨。
主持人曾在報紙上見到過關於時聽雨的報道, 但還是第一次見真人。
他採訪了一下時聽雨當初創作的心路歷程,讓她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作品。
金獎獲得者在臺上停留的時間比其他人都長一些,這也是金獎的待遇。
時聽雨侃侃而談,當初看到這些挖河的社員時,她是很有感觸的,此時正好講出來。
眾人聽得很認真。
待時聽雨講完,均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博雅杯的獎盃是鍍金的雙耳獎盃,在雙耳上還繫著紅絲帶,杯身刻著,第一屆博雅杯繪畫大賽油畫金獎。
拿到了獎盃和證書,時聽雨走下了臺。
時沐寒等時聽雨坐下,不住地往她懷中的獎盃上看,並說道:“待會兒回去,我幫你拿著。”
看他與有榮焉的模樣,時聽雨把手中那壓手的獎盃直接放他懷裡了。
時沐寒看著獎盃上的字,笑得開懷。
吳道成對時聽雨說了聲恭喜。
時聽雨真誠地跟對方道謝。
吳道成看了看會場的的記者,便道:“一會兒可能會有人採訪,你可以先做一下準備。”
時聽雨順著對方的目光看去, 果然看到了記者時不時朝她這邊看過來的目光。
時聽雨的身上有著十分吸引新聞人的特性。
美麗的容貌, 小於在場人很多的年紀,繪畫大賽的金獎得主,當代刑偵畫像的開拓者等等。
都是十分值得去挖掘報道的方面。
相比於其他年長的獲獎者幾乎千篇一律的的經歷,時聽雨這樣的更能抓住大眾的眼球,且本身他們也是要對時聽雨進行採訪的。
果然,沒一會兒電視臺的記者就走了過來。
時聽雨看了一下對方裝置上的標誌, 是官方一臺。
時聽雨震驚了,難道是《新聞聯播》?
接下來記者的話證實了時聽雨的猜想。
女記者道:“時老師您好,我是官方一臺《新聞聯播》的記者蔣文。”
時聽雨鎮定地回了一句你好。
而在時聽雨的旁邊,攝影記者又是挪又是到處跑的,看得時聽雨差點破功沒憋住笑。
也不怨她,這時候的攝影記者調焦基本靠挪,對焦基本靠跑。
她理解。
看到還有攝影記者,時沐寒就躲開了,躲開前,他還把手中的獎盃還給了妹妹。
記者看到時沐寒,也沒說什麼。
軍人這種職業,確實不太適合公開。
他們這是《新聞聯播》,從去年元旦開始播出,收視率居高不下,他一露面,基本就等於在全國各地出名了。
誰讓現在電視機能收到的就那麼幾個臺呢。
時聽雨抱著獎盃,表現得落落大方,對於記者的提問也回答得滴水不漏。
相比於後世那些只想挖人隱私的記者,這個叫蔣文的記者是很有國颱風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