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朝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端午,慶餘年:江山如畫,潮水朝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餘年:江山如畫》最快更新 [aishu55.cc]

這天李承澤和薛瑚呆在府裡讀書。向陽的書房採光極好,薛瑚捧了本琴譜在桌案前看,李承澤拿著《紅樓》趴在窗戶邊上,一邊捧著一串葡萄。

這本書他翻來覆去地讀過好幾遍,偏偏範閒去了北齊,下文也不更新了,讓他見天兒地翻回前頭回味,一邊又抓耳撓腮地想要看後續。提起“範閒”兩個字,到後來都有些咬牙切齒了。

薛瑚看他的樣子,不由出聲提議:“不如我們為書中的金陵十二釵譜曲吧,橫豎也等不到更新。”

李承澤蹲在椅子上回頭,思索了一下:“那這工作量也太大了。”

薛瑚:“慢慢來,不著急,反正往後歲月還那樣長。”

李承澤笑了,說好。

於是他下朝以後也不經常跑出去“與民同樂”了,沒事的時候就跟薛瑚在研究這個。他本來就很具風雅,從小對藝術的天分極高,到後來都是薛瑚幫襯著他來做曲子了。難得李承澤對什麼東西興致這麼高。

有的時候府裡會來各種各樣的人。因為李承澤現在和她呆在後院書房的時間變久了,去和人商議其它事的時間自然有所縮短,薛瑚這段時間都不得已和有些門客打過照面。

這些人可能是江湖異士,也可能是朝廷重臣。薛瑚知道李承澤不想讓她知道太多,所以也從來不過問,只收束好後院的下人,讓她們管好嘴,別去關心前院的事。

只是有一個人的存在薛瑚無法避開,她經常會見到他出入皇子府,李承澤似乎也不避著她。

他叫明俞生,是大慶第一家族明家的子弟。

這個人外貌生得極好,氣質低調又清潤,每次在長廊碰到薛瑚,都會恭敬地俯身行禮。

薛瑚不知道他在李承澤身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但覺得他一定是個不簡單的人物,雖然第一次見的時候明俞生自嘲自己“明家一個不成器的子孫,來二殿下手裡討飯吃”,但薛瑚也沒那麼傻。李承澤手下不養廢物,太子尚可能接收一些中庸的門客,可李承澤這樣的豺狼野心,眼裡根本容不得無用之人。更何況以明俞生的氣度,根本就不像一個不受寵愛的大族邊緣子弟。

這日是端午節,還是薛瑚嫁給李承澤後的第一個節日,她自然會讓府裡準備節日。彩燈被掛好,她打算親自去廚房包些粽子,等李承澤回來吃。路上遇到明俞生,隔著老遠他就對她問好:“皇子妃。”

薛瑚對他點點頭,應道:“明先生也好。今日端午,明先生不回家和家人過嗎?”

明俞生摸著鼻子笑了下:“在下實在惹人嫌棄,怕回去了還會惹得兄嫂一家不快。左右殿□□恤,容得下明某在皇子府找份算賬的差事,今年端午,就厚著臉皮在皇子府過了。皇子妃不會嫌棄在下吧?”

薛瑚笑笑:“怎麼會?我只是擔心先生過於操勞忘記節日罷了。今兒府裡所有人工錢都翻了倍,也提前準備了粽子,肉的棗的、鹹的甜的,還請先生自己記得去領,也算是一起歡賀端午了。”

明俞生拱手謝過:“勞皇子妃記掛,某感懷在心。明家在南方,在下確實更喜愛鹹口肉粽。皇子妃心細,體諒下人,思慮周全,真是賢良淑德,堪為表率。”

薛瑚不大喜歡被他這樣戴高帽,也不知道這種說話滴水不露的人到底是從小怎麼被教出來的,讓她有一種冰涼的不適感。她隨便應和了幾句,讓香椿把手裡托盤的綵線給明俞生兩條,就告辭走了。

明俞生看著她纖細的背影,又望望手裡的綵線,笑笑收進袖子。

從小到大,都沒有人給過他這種東西。

二皇子妃總懷疑他的身份,其實她是對的。他雖然對外宣稱自己是不受寵的旁支子弟,旁支是真的,也並不影響他是明老太君最喜愛的孫輩、明家少主子的最有力競爭者。

要不然他也不能到了二皇子身邊。

-

李承澤下朝的時候,聽下人說皇子妃在廚房裡包粽子,便饒有興趣去加入。他的手很精細,因此雖然第一次嘗試,卻也做的有模有樣。

最後府裡沒有為兩個主子大動干戈,他們吃的粽子和小菜都是自己做的。

晚上的時候,薛瑚坐在外間,一直在研究什麼手工。李承澤在裡面等的無聊,便走去外間,去看她到底在鼓搗什麼。

藉著燈火,他看到她手上握著幾條彩色的細線,正試探地揉在一起,旁邊還放著一堆失敗品。

他暗自覺得好笑。今天回府的時候他就發現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