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躲在厚牆後,靜待敵人躍攻上來的一刻。※※※第一線曙光出現在大草原東北盡處,死傷慘重的金狼軍撤返平原。眾人卻全無勝利的感覺,因誰都曉得再難以捱過敵人下一輪攻勢。失去黑夜的掩護,他們會敗得更快更慘。包括寇仲三人在內,他們僅餘三十八人,其中尚有五人傷重至不能繼續作戰。各人都是疲憊不堪,大量的失血使他們近乎虛脫。金狼旗逐漸迫近,今次進攻將由頡利親自押陣,以最精銳的親兵了結這場持續整夜的慘烈攻防戰。徐子陵回到城臺,苦笑道: 希望頡利肯身先士卒,帶頭衝上來,我們或可找他陪葬。 菩薩搖頭道: 這不是頡利的作風,他最大的敵人是突利,所以不會為我們冒生命之險。 跋鋒寒目光掠過大草原遠處,然後回到四周燒焦的山頭和遍地的屍骸,道: 敵方死者在五百以上,對頡利的兵力雖不能構成影響,但對金狼軍的銳氣肯定打擊甚大,若突利能及時趕來,說不定可狠勝一場,令頡利短期內不敢東犯。 寇仲笑道: 聽老跋的口氣,似對突利再無恨意。 接著沉聲道: 希望突利能力我們報仇雪恨。來啦! 眾人往南坡瞧去,只見金狼軍分作三隊,蓄勢待發。寇仲目光落在頡利陣營裡的香玉山身上,暴喝道: 香玉山,若我寇仲今趟保得不死,必取爾之命,以祭素姐之魂。 嗽欲谷喝回來道: 死到臨頭,仍敢口出狂言。 頡利正要下令,東北方忽然蹄聲驟起,自遠而近,只聽蹄音,來騎肯定數以千計。頡利一方無不色變。
第十一章 化敵為友
金狼軍慌忙撤走,援軍隊形整齊的從東北馳來,於赫連堡南結陣,黑狼旗飄揚於初升的紅日下,顯示東突厥僅次幹頡利的另一位霸王突利大駕親臨。抵達的是黑狼軍的先鋒隊二千餘騎,領軍將領體型樣貌均酷肖突利,卻較突利年輕,向赫連堡諸人遙致敬禮,卻沒揚聲打招呼,心神全放在不住遠離的金狼軍處,既防止他們突然反撲,更要從對方整軍的情況判斷是否有可乘之機。眾人絕處逢生,暗叫僥倖。菩薩道: 此將定是突利之弟結社率,據聞此人驍勇善戰,是突利的得力臂助。 蹄聲再起,突利的主力大軍出現在東北地平線,全速馳至,軍容鼎盛,兵力在一萬五千人間,人數雖比頡利少上一半,但已有一拼之力。跋鋒寒嘆道: 今趟頡利勢危矣。 寇仲奇道: 頡利的兵力在突利一倍以上,你老哥何出此言。 徐子陵亦道: 雖說頡利因圍攻我們不果洩了銳氣,可是實力無損,金狼軍無不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正面交鋒,該是鹿死誰手,難以逆料。 菩薩卻不住點頭微笑,表示明白跋鋒寒為何有這判斷。跋鋒寒注視逐漸接近的大軍,沉聲道: 在大草原上,一個民族的衰落,代表另一個民族的崛興。自突厥大汗室點密興起,統領十大族酋,率兵十萬,擊敗柔然,建立一個比古代匈奴領域更遼闊、聲威更強大遊牧汗國,設牙帳于都斤山,草原諸族無不懾服,後雖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可是在大草原上仍是從無敵手。 菩薩介面道: 自頡利重用趙德言為國師,任其專擅國政,政令繁苛,人心解體,原本臣屬於東突厥的諸族均有叛意。現在頡利和突利失和,對有離心的諸族實是天大喜訊。所以只要突利能打幾場漂亮的硬仗,展示其有能與頡利抗衡的實力,勢爭取到這區域各族的大力支援,你說頡利險還是不險呢? 寇仲和徐子陵恍然而悟,以往突厥入侵,會夥同其它遊牧民族進犯,若能打破塞外各族這種團結一致的情況,中原就可得到喘息的機會。一隊人馬從大軍中衝出來,領頭者赫然是突利,直向赫連堡馳至。跋鋒寒往後稍移,寇仲和徐子陵不約而同往他靠去,左右把他抓個結實。寇仲道: 老哥可否看在我和子陵份上,把與突利的前仇舊恨一筆勾銷。 跋鋒寒苦笑道: 小弟現在雙腿發軟,想走亦有心無力,何用押犯般逮著我? 這對答是用漢語說的,菩薩瞧得不明所以,訝道: 發生什麼事。 徐子陵放開跋鋒寒,向奔上南坡的突利道: 麻煩可汗上來一聚,我們連走路也有問題。 突利大笑道: 你們的突厥話是否跟鋒寒兄學的?競說得差點比小弟的漢語更好。 寇仲聽突利對跋鋒寒稱兄道弟,放下心事,大喜道: 看你的樣子,像早曉得是我們在這裡。 菩薩大聲道: 菩薩拜見可汗! 與手下同致敬禮。突利躍離馬背,一個空翻,落到眾人之前,搶前一把抓著跋鋒寒肩頭,長笑道: 你是寇仲和徐子陵的兄弟,就是我突利的兄弟,其它的話均不用說。 寇仲和徐子陵心中感激,突利不愧為曾與他們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跋鋒寒哈哈笑起來,反手抓著突利雙手,斷然道: 看來我不想和你做兄弟亦不成。 突利放開跋鋒寒,來到菩薩前,張臂道: 你可知我是如何感激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