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0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廢話,大草原哪個民族不想入主中原?問題是要進犯中原,先決條件是統一大漠,無後顧之憂後,始可傾力南下。 寇仲和徐子陵聽得頭皮發麻,塞外諸族不僅英雄輩出,且支支勁旅,精銳如李閥的唐軍,相比之下亦大為失色。他們等著一群兇猛的惡狼餓獅,正在莊稼外徘徊,等候撲進來擇肥而噬,而莊稼內的人仍在拼個你死我活,內鬥分裂。別勒古納臺接著道: 只要頡利和突利繼續分裂互鬥,突厥狼軍勢將無力南犯,終有一天另一個草原部族會崛興取代他們。就像季節的轉移替換。 跋鋒寒搖頭道: 只要有畢玄在,頡利和突利只能以和氣收場,兩人紛爭之起,是因頡利不願見突利坐大,更因突利站在李世民…方。可是奔狼原之敗,頡利終驚醒過來,曉得再難收拾突利,縱使辦得到東突厥亦勢將大傷元氣,不能壓服其它部落種族。在這情況下,畢玄出來收拾殘局,誰敢不看他面子。 在東突厥,畢玄像神般受千萬戰士的景仰和崇拜,包括突利手下眾將和戰士。畢玄之所以出手追殺三人,正是藉此立威。別勒古納臺忍不住道: 你們是否真如傳言所說的曾和畢玄交手? 跋鋒寒深吸一口氣,目光投往晚霞滿天的平原盡處,點頭道: 我確曾和畢玄首次交戰,且以慘敗收場。 別勒古納臺兄弟同時動容,後者道: 畢玄該不會對跋兄手下留情,這更非一般的比武較量,跋兄為何卻沒絲毫受創? 寇仲代答道: 他是給我們及時從畢玄手上搶救回來的。 他此句是實話實說,卻頗為巧妙,會使人誤以為畢玄殺死跋鋒寒之前,被他們迫退畢玄,而跋鋒寒根本沒有受傷。不古納臺嘆道: 連頡利和畢玄亦奈何不了三位,草原還有誰能奈何你們。 徐子陵道: 有什麼方法可令我們神不知鬼不覺潛入龍泉。 別勒古納臺道: 我們有族人在龍泉做買賣,可安排三位進城,龍泉是大草原上漢語最流通的地方。不過三位形相獨特,只要露臉,肯定會給識破身分。 寇仲仔細打量別勒古納臺,看得這硬漢也不好意,才笑道: 只要有適當材料,我們可扮作你們室韋人,當然須供應衣服和裝備。 不古納臺欣然道: 只要你們從這裡往龍泉去的五天不刮鬍子,披散頭髮,把臉弄得黝黑點兒,可扮作我們的馬販子,趕著十來頭室韋馬到龍泉作交易,包保沒有人懷疑。 別勒古納臺道: 我們仍要四處搜尋深末桓,看他會否偷偷溜返西方夫。但在渤海國立國大典前,定趕往龍泉與三位會合。 徐子陵苦笑道: 我們還有個大破綻,就是不懂你們的室韋語,若遇上室韋人,豈非立時露出馬腳。 不古納臺道: 我們室韋每族均有不同的語言,故慣以突厥話作交流,所以這並非問題。我們會先遣快馬知會我們城裡的兄弟,讓他們出城恭迎大駕,三位請放心。 跋鋒寒長笑道: 就此一言為定,休息一晚後,我們就分頭行事,再在龍泉會合。 眾人齊聲應喏。在大草原這個充滿血性漢子、英雄豪傑的地方,既易樹立死敵,亦很易交到一見如故、肝膽相照的朋友。
第十一章 龍泉上京
龍泉上京是大草原東北最具規模的城市,南傍鏡泊湖,城環長白山餘脈,三面臨水,建於一塊開闊的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以農業為主,畜牧為副,所產響水稻,名聞大草原,被視為米中極品。另一特色是城內流的全是溫泉水,故遍佈石砌水渠,水清量大,無論洗灌戲水,均溫熱怡人,情趣盎然。龍泉只有長安四分之一大小,亦分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四面開十門,南北各三、東西各二,中央大街把城市分作左右兩半,當然亦喚作朱雀大街,直通內外城的正南門。另外尚有四條主街,縱橫交錯,配上其它次要道路,像長安般把城內民房劃分作大小坊裡。內城位於北部正中處,周圍九里,宮城處內重。城東是禁苑所在,內設池塘、小橋、假山、亭榭,景緻極美。龍泉城的城防雖遠及不上長安的規模,城高亦達五丈,以玄武岩築成,非常堅固,配合宏偉的箭樓,對付以騎兵為主的各族敵人,已是有堅可守。宮城有五重殿閣,主宮亦稱太極,各殿間有遊廊相通,為拜紫亭治事所在。在南門外有座石燈塔,以十二節經過雕鑿的玄武岩迭築,古樸渾重。每到晚上,有專人點燃塔頂的火炬,光耀高丈,成為龍泉的標誌和象徵。龍泉城的平民從服裝、習俗、文字、文化、制度均與長安如出一輒,置身其中,幾疑是回到中土關中的長安。由於七天後就是舉行立國大典的時刻,各方使節來賀,靺鞨族中支援拜紫亭的更是絡繹於途,所以盛況空前,朱雀大街比長安的更為熱鬧。城防大大加強,一隊隊披甲帶盔的渤海軍,四處巡邏,以防有人擾亂安寧。在別勒古納臺一個叫術文的族人照應下,三人扮作室韋來的馬販子,繳稅入城,住入城西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