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動的空間不住收窄,敵人雖剛吃過大敗仗,士氣低落,但平時的嚴格訓練和豐富的作戰經驗,就在眼前這關係生死存亡的時刻,展露無遺,組成血肉的長城,奮不顧身的對三人狂攻猛擊。三人因各有絕技,故在甫接之下佔盡上風,不過這股氣勢並不能持久,一旦真氣的回覆緩於真氣的消耗,他們的真元在這種情況下會迅速損耗,而負傷流血,更會加快這真元損耗的過程。所以侯希白有此提議。聚則力強,分則力散。徐子陵一掌掃出,撥開敵人的大斧,同時送出螺旋真勁,震得那人中門大開,遂一腳蹴出,閃電般命中斧手胸口,此腳勁力十足,那人仆地倒跌,撞倒後方另三名魏軍。大腿和肩胛一陣火辣,是給敵人兵器擊中,雖給護體真氣反震滑開,由於正全力集中對付斧手,仍是人肉半寸,肌膚受創。這樣纏戰下去終非辦法,終要力竭血盡而亡。徐子陵大喝道: 左方瓦面。 側撞而出,硬生生把兩名魏軍撞得變作滾地葫蘆。巨廊左側是三丈許寬的草地花圃,此時鋪上厚軟的白雪,接連的是另一的人。仄這就是戰爭的本質和真臉目。背後一陣火辣,刺中他的是長矛,怛尚未有機會戳破他的肌膚,已給他護體真氣的反震之力,震得滑下肩胛,只能劃破他的衣服。這並非說寇仲到達刀槍不入的境界,那要看持矛的是誰,像這個矛手就夠不上傷他的資格。寇仲的井中月在只吸一口氣的高速下共劈出十三刀,刀勢凌厲無匹,但覺體內真氣生生不息,無有窮盡,十三名敵人竟無一倖免,立斃刀下。不過他心中並無快意,若可選擇,他絕不會殺第一次碰面,且並無仇怨座建築物,我方好手不斷從瓦面躍下,加入圍攻他們的戰陣,情況慘烈至極點,死傷累累,鮮血濺得雪地斑駁震心,生命似再不值半個子兒。寇仲的井中月旋飛一匝,刀光爍閃,黃芒耀目,殺得四周敵人心寒膽落,一僕一跌。他此際亦多處負傷,連運勁制止淌血的空間也欠奉,猛喝一聲,人隨刀走,往侯希白的方向殺去,所到處擋者披靡,竟無人是一合之將。侯希白立即壓力大減,拚著捱劍,美人摺扇開闔間而敵應扇倒地,拔身而起,脫出重圍,翻騰至寇仲上方。寇仲長刀劃出,迫開敵人,拔身而上,一手抓著侯希白的腰帶,勢子已竭的侯希白給他帶得再往上升,朝徐子陵的所在投去。徐子陵見兩人凌空而至,知道生死關鍵,就看此時,不理往他身上招呼的兵器,騰身而上,蓄意施為下,攻來的兵刃只能劃破衣服,多添數道血痕。在此埋身血戰的情況下,這是脫身必須付出的代價。三人在空中會合,徐子陵這生力軍兩手分抓兩人背心衣服,帶得他們改燮落點,同往左旁樓房的瓦頂上方疾掠而去。十多名守在瓦面的敵人正嚴陣以侍,其中一敵長刀生出點點刀芒,迎著他們罩來,刀勢的凌厲,乃開戰以來敵人最有威脅的攻擊,三人知是遇上敵方的高手。徐子陵大喝一聲,凌空換勢,兩手送出真勁,寇仲和侯希白連忙借勢騰昇,避過刀擊,投往敵人後方瓦面。徐子陵卻往地面落下,一旦冉陷身敵人的重圍,就算以他的武功,亦休想能像剛才般輕易脫身,因為已變成孤軍苦戰之局。他拇指按出,正中敵人刀鋒,那人發覺對手拇指生出黏縭貼之力,駭然下猛把刀回收,始知中計。徐子陵就借那麼一點黏力,翻越敵人,使寇仲和侯希白安然落在屋脊處。同時看清楚整個形勢。
第七章 眾叛親離
宇文化及仍負手立在原處,身後高高矮矮的站著八名護駕高手,看樣子應是宇文閥的內圍精銳人物。傅君嬙仍採遊戰之術,飛馳於殿頂廊林之間,牽制了大批敵人,殺得伏屍處處,死狀千奇百怪,連樹上也掛有敵屍。可見戰情之慘烈,不過她剛才對宇文化及的進擊,顯是無功而還。這亮麗美女身上亦多處負傷,情況並不樂觀。透過號角,宇文化及親自指揮手下對四人展開圍堵和攔擊。三人掠上殿頂,在瓦面相聚,立即出現另一局面,當四下的敵人瘋狂來攻,三人亦往外迎戰,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三角戰陣,由於沒有後顧之憂,三人遂得放手狂攻前方殺至的敵人,殺得敵人屍橫遍瓦,血肉濺射,鮮血染紅了積雪的殿頂,包括從他們新舊傷口淌出的鮮血。 當! 寇仲一刀疾劈,殿頂積雪本就滑不留腳,攻來者雖是敵方中的好手,武功高強,勉強擋住寇仲一刀,但腳底卻不聽話,就那麼滑下瓦坡去,掉往地上。忽然間,瓦頂再無敵人,只遺下令人觸目驚心的血跡和幾十具擱在屋脊瓦沿的屍體。號角聲起,已趨散亂的敵人依令重新在主殿和字文化及立身的殿堂前的廣場間佈防,人數大減至百來人。廣場寬達四十丈,要殺宇文化及必須先硬闖此關。宇文化及確是老謀深算,見勢不妙,立即改變策略,寬敞開揚的廣場對有組織訓練的魏軍白然大大有利。雪花紛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