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8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忖若看的人的徐子陵,必可點出每顆亮星的名字,或星屬何宿。寧道奇仍目注星空,油然自若的道: 少帥聽過想(口句)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的故事嗎? 寇仲知他想點化自己,苦笑道: 請恕小子愚昧無知,從未聽過這麼一則寓言。 雖是各處敵對立場,但對這近百年來最超卓的大宗師,他仍是打心底生出仰慕之情,幫虛心問道。寧道奇的目光再回到他身上,溫文爾雅的微微一笑,道: 有一處小泉乾涸了,魚兒都給困在旱池上,只能互相吹著溼氣,互相以唾沫滋潤,其中雖見真情,但怎及得上各自在茫茫大湖中自由自在的任意遨遊? 寇仲虎軀一震,薑是老的辣,更何況是這道家至高無上,智慧深廣的大宗師。而這番話更是寇仲目下處境最精確的寫照,他雖未至困於旱泉,但亦離此不遠,在大唐軍的威脅下,只能與王世充等相濡以沫,更不幸是其中還欠缺真情。目光落在寧道奇腳旁的魚簍上,沉聲道: 前輩釣魚,始有得魚之樂,而簍中實在無魚,卻不減釣魚妙趣。可知得魚失魚,全在乎寸心之間,既是如此,何用計較旱溼得失? 寧道奇訝道: 何處有魚? 以寇仲的才思敏捷,雄辯滔滔,亦要為之語塞,寧道奇一句 何處有魚 ,充滿機鋒禪理,發人深省。寇仲感到鬥志被大幅削弱。寧道奇又露出充滿童真意趣的動人笑容,循循善誘的柔聲道: 以前天下有三神,南為南帝,北為北君,中央之神名渾沌,待南帝北君極厚,於是南帝北君聚在一起商議報恩之法,想出人皆有七竅,以作視、聽、飲食和呼吸,於是為渾沌每天鑿一孔,七日後渾沌開七竅而亡。少帥能否從此事領會到什麼道理? 寇仲嘆道: 小子明白前輩是要開導我,要小子順乎自然行事,不過人各有志,前輩感到自然不過的事,小子卻另有不同看法,如斯奈何。 寧道奇發出一陣長笑聲,搖頭嘆道: 看著你就像看著年青時的自己,從不肯屈服於權威,不肯拘於成法,少帥是否有耐性再聽老夫最後一則故事? 寇仲脊肩一挺,雙目神光電閃,態度仍是那麼謙虛恭敬,點頭道: 請前輩指點。 寧道奇閒適自若的道: 古時有甲乙兩君,一道放羊,結果走失了羊。問甲幹嗎失羊,甲答是忙於讀書;問乙為何失羊,原來去了賭博。他們做的事截然不同,結果卻全無分別,都失掉放牧的羊。 寇仲迎上寧道奇充滿智慧的眼神,心中翻起滔天巨浪,寧道奇這則故事確命中他要害。一直以來,他均感到自己爭天下的動機與別不同,這亦是支援他向此理想邁進的原動力,而寧道奇卻借這故事生動的描述出對一種行為的判斷,只能從結果去看,並暗指他的行為,可能會為天下帶來災難性的結果。兩人互相對視,寧道奇仍是那副與世無爭,清淨無為的仙姿逸態,寇仲的目光則變得像刀刃般明透鋒利。寧道奇好話說盡,如寇仲不肯回頭是岸,勢將是動手見真章之局。船身輕顫,開始順流東放。寇仲微微一笑道: 前輩為何偏要把這番話對小子說? 寧道奇以笑容回報,淡然道: 少帥既有緣學道於《長生訣》,老夫自視你為同道中人,才不厭羅唆。 寇仲沉聲道: 自然之道,不外弱肉強食之道,現在只因李世民勢大,又得師妃暄欽點支援,我寇仲才會淪為佛道兩門喊打喊殺的喪家之犬,假若異日小子有幸成為最有資格問鼎中原的霸主,佛道兩門仍要死撐李世民麼? 寧道奇拈鬚微笑道: 問得好,我們正是順應形勢,預訂後果,才希望少帥能為天下萬民著想,及時罷手。 寇仲哈哈笑道: 若前輩話止於此,請恕小子無暇奉陪。 一個翻身,遁往艇後的河水去。這是他唯一能逃脫仙掌的方法,更是他唯一可爭取主動和上風的法門。寧道奇的武功,實在太可怕了。
第十一章 出手條件
寇仲為怕給寧道奇攔阻,故儘量縮短離艇入水的時間,他坐在艇尾是早有預謀,貪的是一仰身即可墮進水內的方便,豈知朝後一翻,艇子忽向一沉,心叫不妙時,頭肩觸處赫然仍是船尾木板,原來在這剎那工夫,艇子竟逆水後移數尺,剛好把他接個正著,由於艇往下沉,令他變得身體凌空,無法發力,一個倒栽蔥, 砰 一聲硬撞在船尾處,狼狽至極點。他的苦況尚未止於此,艇身被撞的一刻,傳來一股沛然莫測的反震力道,轟得他眼冒金星,不辨方向,差些暈厥,幸而他新得舍利元精之助,底子大幅增厚,否則只此失著,足可令他一敗塗地。寇仲猛一咬牙,雙掌閃電推出,正中船尾,立時頭下腳上的騰空斜彈上天,就在此刻,寧道奇柔和而莫可抗禦的勁氣像一陣長風般刮至,寇仲避無避下只好運起護體真氣,硬擋他這一招。 蓬! 他就像給狂風吹起的落葉,身不由已的在空中翻滾不休,拋得往遠方掉去。寇仲雖給撞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