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3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刻,否則生命會像夢幻般不真實,糊里糊塗的過去。就像我此刻除望著武陟城,更同時察覺到那望著武陟城的';我';,這就是我從沙漠百日修行領悟回來最重要的心法。 徐子陵默然片晌,一震道: 這麼簡單的心法,為何我從沒想過,不過這心法是知易行難,在戰場上面對生死,我們是被迫不敢錯過眼前任何一刻,但在平時令我們分神的內外在因素千頭萬緒,防不勝防,像此刻我和你說話,便察覺不到那和你說話的自己,掌握不到眼前此刻。 跋鋒寒笑道: 子陵是可以辦得到,只不過你對自己沒有要求,故而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至乎享受生命那種夢幻般不真實,渾渾噩噩的感覺。哈!假設你不是有寇仲這位四處惹麻煩的兄弟,你肯定沒有今天的成就。 徐子陵啞然失笑,點點道: 鋒寒兄的看法準確,該是如此。冥冥中當自有主宰,佛家稱這為緣份,數術家則認為是命數,好像我們初遇鋒寒兄時,怎想得到會和你結成生死之交,這或者就是緣分命數。 跋鋒寒露出回憶思索的神色徐徐道: 子陵勾起我的回憶哩。就暫時讓眼前此刻的心法失守。坦白說,我從沒想過會和任何人交朋友,只推崇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對在四周發生的人事都視為過眼雲煙。 頓了頓續道: 真正令我感動的是你們真摯的兄弟之情,我從來沒見過像你們般全無私心,肝膽相照的交往。使我對你們敵意盡去,還生出能交到你們兩位朋友,不負此生的痛快。 徐子陵心頭一陣激動,跋鋒寒少有這麼傾訴心內的想法,是否因他親嘗李世民的手段後,對洛陽之戰不再樂觀,在生死存亡的威脅下,易生感觸。跋鋒寒凝望武陟,嘆道: 能令李元吉東來監視李世民,分薄李世民的兵權,實是魔門非常厲害一著棋。 徐子陵愕然道: 鋒寒兄這番話說得奇怪,讓李元吉參與洛陽之戰,該是李淵和李建成的意思,為何卻變成由魔門操從的一個計策奸謀? 跋鋒寒淡然道: 子陵是當局者迷,我是旁觀者清。師妃暄挑出李世民作未來真主,實乃對抗魔門兩派六道的神來之筆。而事實上直至那一刻,慈航靜齋與魔門的鬥爭仍處在下風,先被石之軒顛覆大隋,令天下陷於群雄割據爭霸的亂局。如非碧秀心剋制著石之軒,石之軒幾可肯定能以楊虛彥代楊廣,從背後操從大局。師妃暄慧眼識英雄,判斷出李閥是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勢力,更曉得李建成和李元吉各自籠絡突厥和號魔門兩大勢力,故決定全力支援李世民,使李世民成為李家汙流中唯一清流。 徐子陵透出深思的神色,皺眉道: 可是那也將李世民推到動輒與父親反目,與兄弟闔牆的危險境地。唉!在這點上我真不明白妃暄,至少不須那麼張揚過分。 跋鋒寒搖頭道: 此事非常微妙,李世民是李閥的代表人物,師妃暄支援李世民,如同友持李閥。李淵和李元吉該感到高興才對。只有魔門才明白師妃暄的用心。故千方百計,以種種方法破壞李閥內部的團結,利用李淵對妃嬪的愛惜,李建成對李世民軍功蓋世的震懼,李元吉想當皇帝的私心,牢牢控制三方。所以李世民和父兄的鬥爭,暗裡實為慈航靜齋與魔門兩派六道之爭。 徐子陵同意道: 鋒寒兄的分析透徹而有說服力。 跋鋒寒道: 魔門現在最害怕的事,就是李世民為抗父兄而與你們修好。派出李元吉到洛陽這戰場來,正是要阻止情況朝這方向發展。魔門若不同意,尹德妃、董淑妮等自不會為李元吉向李淵說項,李淵更不會在此等關鍵時刻影響李世民的軍心。我們走著瞧吧,李元吉必會幹出一些事,使我們和李世民結下更解不開的深仇,他奉有李淵密諭,有些事李世民不得不照他的意思去辦。 大地逐漸昏暗,寒風呼呼吹來。徐子陵卻言無語,感到從心底湧上來的勞累。跋鋒寒雙目神光閃閃道: 人是脆弱的,過去是一種負擔,不測的未來則把人壓得透不過氣來。所以把注意集中於眼前此刻,不但是修行的心法,更是保持強大斗志必須的手段。還記得我那句話嗎?誰夠狠誰就能活下去,子陵既決定與我們並肩作戰,應拋開一切,子陵明白我說這番話的含意嗎? 徐子陵點頭表示明白,正如李民所說的,戰場上非友即敵,再沒有第三種可能性。劉黑闥和寇仲並騎抵達西門,守門將兵見是寇仲,均肅立致敬。寇仲向劉黑闥道: 不用送了,馬兒還給你,回洛陽靠兩條腿方便些。 劉黑闥沉聲道: 我再送你一程。 兩人一路走來,沒有說過一句話。寇仲聳肩表示沒問題,跟在劉黑闥後策馬出城,離開官道,向草原上緩緩騎而行。劉黑闥嘆道: 我真擔心竇爺會輸掉這場仗。 寇仲苦笑道: 我剛才見的那個竇建德,再不是我在黎陽攻城時認識的竇建德,同一個人為何會相差這麼遠? 劉黑闥沉聲道: 因為他這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