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5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捲土重來?情況仍未至那麼嚴重,至少寇仲仍未步上西楚霸王項羽的後塵,找不只擔心他,還擔心少帥軍的每一個人,使我感到難以自拔的捲進這爭霸天下的大漩渦內。不過希白無須擔心我,因為我對寇仲仍是樂觀的。 侯希白奇道: 子陵不似是生性樂觀的那類人,為何獨在此事上例外? 徐子陵目光仰望星夜,道: 宋缺是不會瞧著寇仲被李世民擊垮的。當今之世,你能否找到另一個能與宋缺加上寇仲仍可匹敵的人?那是沒有可能的。這想法令我很痛苦,李世民終是一位值得敬愛的人。 侯希白默然半晌,沉聲道: 你道妃暄會否二度出山,助李世民來對付我們? 徐子陵頹然道: 那將是我最不願見到的事。 侯希白道: 可是妃暄該不會坐看李世民被擊垮,問題是她總不能上戰場動刃弄棒,指揮戰爭更非她的所長。 徐子陵苦笑道: 仙心難測,我等凡人還是少費神。 侯希白道: 當作是閒聊也無不可,我猜她若再次踏足俗塵,第一個要找的人將是子陵你。 徐子陵露出無奈神色,道: 宋缺揮軍北上,形勢再非由寇仲操縱,即使寇仲肯退出,絕不能左右宋缺振興漢統的神聖心頤,就像你石師以重興聖門為己任,天下間沒有人能逆轉這形勢。更何況在某一程度上,寇仲與李閥的鬥爭,正無限地推遲李世民被父兄所害的日子,這是好事而非壞事。 侯希白嘆道: 給你說得我糊塗起來,子陵不若好好睡上一覺,睜眼時船該泊岸哩! 徐子陵心神轉往石青璀身上,心中湧起無限溫柔,躺低身子閉上雙目。寇仲、邴元真、麻常、王玄恕、跋野剛、麻常六人,坐在大樓下層的樹頭椅子,圍著筒陋但結實的長方木桌,舉行建成山寨後第一個軍事會議,四周堆濡糧草、木材和石塊,瀰漫首山雨欲來前的緊張氣氛。寇仲把小鶴兒帶來的情況說出後,眾人無不色變,深感優勢不再,更有自陷絕地的頹然若失。寇仲仍是神態從容,道: 李世民派出屈突通往襄陽,該是四、五天前的事,那時李世民尚被拒於隱潭山外,不曉得我們的目的地是天城峽,而他卻像能未卜先知的派出屈突通到襄陽動員勁旅來斷我們後路,這對我們有什麼提示? 眾人你眼望我眼,均不明白寇仲所言的 提示 意何所指。寇仲輊嘆道: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的疏忽是低估李世民,致連錯數著,幸得小鶴兒從襄陽來告警,終令我醒覺過來。唉!李世民不負盛名,深得兵家';知地';的要旨,我可斷言他手上有卷洛陽附近區域的地勢詳圖,該是他攻打洛陽前數年內做的準備工夫。所以那晚我們從伊洛山區的隱蔽出口突圍,遭他迎頭痛擊,死傷過半!不是因他幸運碰個正著,而是李世民早猜到我們會從那出口自投羅網。今趟亦是如此、他不但曉得我們非是要攻打襄城,更非要溜回陳留,而是要利用天城峽的天險據地死守。 眾人恍然大悟,同時佩服寇仲的臨危不亂,際此前後皆兵的時刻,仍可冷靜地對李世民作出詳確分析,深得知己知彼之道。邴元真道: 若我們立即經峽道南路撤走,應可在敵人封鎖後路前直撲淮水,尚有一線生機。 寇仲再嘆道: 我們若這麼做,李世民將求之不得。以李世民的深悉兵法,絕不會在意於一地用兵的得失,而著眼全域性的勝負。他會放棄於峽口追擊我們,改而把兵力投向攻打陳留,以勢如破竹之勢席捲彭粱,配合李子通前後夾擊鐘離和高郵,令來援的宋家大軍進退維谷。而我們這支逃竄之軍還要被屈突通養精蓄銳的萬五大軍銜尾追殺,即使能逃返鍾離只是等待被圍待宰的命運。所以我們必須死守天城峽,把李世民的大軍牢牢牽制於此。 跋野剛道: 李世民兵力在我們十倍之上,由於後路被封,他只須留下兩三萬人,由手下大將代他指揮,仍可從容移師攻打陳留,情況並沒有改變。 寇仲微笑道: 李世民怎放心讓手下來應付我寇仲,且天尚未要亡我寇仲,遂派小鶴兒來向我通風報信。屈突通今趟來不是封路而是送死,說不定我仍可依原定計劃乘虛奪取襄陽,那時將會是另一番形勢。 麻常等聽得你眼望我眼,不明白寇仲處在如此劣勢下仍這麼胸有成竹的。不過小鶴兒來示警,其中確有玄妙的因果關係,似乎冥冥中自有主宰。陳老謀恃老賣老的眉頭大皺道: 我們兵力不到五千人,顧此則失彼,頂得李世民的大軍,就沒法分兵應付屈突通,即使我們全軍盡出,恐怕仍敵不住屈突通在我們三倍以上的軍力,少帥為何能如此有把握? 寇仲沉聲道: 你們有把握在這裡守多少天? 麻常斷然應道: 除非我們箭盡糧絕,否則李世民休想攻陷山寨。 王玄恕苦笑道: 那即是設我們只能守二十至三十天,還要殺馬裡腹。 寇仲哈哈笑道: 那就成哩!我不會動用這寨的一兵一卒,就任得屈突通自以為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