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7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未試過如此用心去思念一個人。若然生命和一切事物均會成為不可挽回的過去,就讓石青璇成為過去的部分。不知不覺下,他發覺自己走出屋外,在大門旁的方石坐下,太陽沒入山後,四周叢林的蛩蟲似知嚴冬即至,正盡力奏出生命最後的樂章,交織出層次豐厚的音響汪洋。他沉醉在這平日顧此失彼下忽略的天地,洞然忘我間,終從對石青璇深清專注的思憶忘情地投身到蟲鳴蟬唱的世界,其中的轉接洞然天成,不著痕跡。在忘情忘憂忘我的界中,他成功從心中的百般焦慮和擾人的傷勢解脫出來,精神與大自然的殘秋最後一絲生機結合為一,茫不曉得兩腳湧泉穴寒熱催發,先天氣穿穴而入,從弱漸強的緩緩貫脈通經,滋養竅穴。時間在他混沌中以驚人的速度溜跑,當他被一種強烈的危險感覺從深沉至似與天地同遊中醒覺過來,睜眼一看,殘月早移過中天,黑絨氈幕般的夜空嵌滿星辰。究竟那一顆是石青璇死後的歸宿,自己的歸宿又會否是最接近的另一顆星辰,長伴在她左右,完成生前塵世未了的宿願。生命是否受前世今生的因果影響,既是如此,第一個因是怎樣種下來的? 這是什麼地方?誰曾在此結廬而居? 徐子陵收回望往星空的目光,落在負手傲立身前的蓋代邪人 邪王 石之軒身上,微笑道: 邪王因何如此錯蕩?光臨山居? 石之軒學他般朝夜空張望,好整以暇的道: 子陵睜目後,牢牢瞧著天空,究竟看什麼? 徐子陵淡淡道: 我在想人死後的歸宿,是否會迴歸本位的重返天上星辰的故鄉? 石之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語氣卻冷酷平靜,柔聲道: 子陵曉得我來殺你嗎? 徐子陵聳肩灑然道: 邪王既不曉得這是誰人的地方,當然非是專誠來訪,而是跟蹤我們來到此處。事實上邪王一直有殺我之心,只是不願當著希白眼前下手而已。 石之軒神情不動,低頭凝望徐子陵,輕輕道: 石某人不是沒有給你機會,若你肯留在幽林小谷陪伴青璇,不過問塵世間事,我絕不願傷你半根毫毛。可是你現在的所作所為,與石某人對你的期望背道而馳。子陵可知你和寇仲已成我聖門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今晚不狠下辣手,明天恐怕悔之已晚。我故意待至你內傷盡去才現身動手,是希望子陵你死能瞑目,不會怪我邪王乘人之危。 接著又嘆道: 如此一日間傷勢盡愈,我石之軒不得不寫個';服';字,可正因如此,迫我不得不狠下決心。今晚子陵先行一步,下一個將輪到寇仲。 徐子陵長身而起,一種全新與新生的感覺充盈全身,他再感覺不到體內真氣運動流轉,一切發乎自然,就像空鳥般任他呼吸吞吐,大海汪洋般讓他予取予求。失而復得後是迥然有異的另一層境界。石之軒目靈訝色,沉聲道: 子陵的武功終臻入微的的境界,令石某人心中響起警號,這番出手再不會有任何心障,子陵小心。 徐子陵曉得此乃生死關頭,必須施盡洞身解數,才有保命機會,卻淡然自若道: 邪王不是有興趣知道這是誰人的幽居?為何不尋根究底,追問下去? 石之軒無法掩飾的露出震駭神色。徐子陵兩手高舉過頭,緊扣如花蕾,無名指斜起,指頭貼合,重演當年真言不師傳他九字真言印訣的第一起手式,暗捏不動根本印,禪喝道: 臨! 石之軒容色再變,應聲後撤三步。自徐子陵屢次與石之軒交手以來,尚是首趟把石之軒逼在下風,一小半是靠大幅提升的真言禪力,大半是覷準石之軒唯一的破綻,他心底下永遠的破綻──石青璇。石之軒那如堵石牆的真氣直迫而來,令他無法再作寸進,乘勢強攻。石之軒一手負後,另一手前揮,五指綴合成刀狀,鋒銳遙指徐子陵。雙目精芒大盛,長笑道: 好!自我石之軒出道以來,尚是首趟有人能令我甫動手立即屈處下風,雖嫌有點取巧,可是高手交鋒,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應算是你的本事。 徐子陵不由心中佩服,石之軒的心胸氣魄,大家風範,確異於常人。雙手緊攏胸前,如蓮花,不動根本印轉為大金剛輪印。自得真言大師傳法以來,從沒有一刻,他比此時更體會到真言印法與精神相輔相乘,結合無間後的神妙禪力。對不死印法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此法本身根本是無跡可尋,破綻惟在石之軒內心。眼前一花,石之軒現身左側,手刀彎擊而來,取點是他左頸側要穴。徐子陵自知永比不過他的幻魔身法,只能以靜制動,手蓮鮮花般盛放,變化出無窮無盡的手印,每個手印均妙至毫巔,似有可尋,又似順乎天然,微妙處沒法以任何筆墨去形容。 波! 徐子陵一指點出,正中石之軒掌鋒。石之軒往後飛退,徐子陵也被他震得氣血翻騰,蹌踉跌退近丈。石之軒沒有乘勢追擊,反兩手負後,卓立遠處,訝道: 子陵竟能封死我後著,教石某人不得不退,此事傳出去,足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