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0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指揮布在營地的大半手下由南翼出口衝出,列盾箭陣迎擊從另一邊衝刺過來的敵騎,今楊公卿可集中全力,應付左右兩路衝鋒而至的敵兵。羅士信中軍鼓聲一變,不但全軍加速前進,二千騎兵更從後衝出,望著寇仲的騎隊中段切去,若寇仲的騎隊給從中切斷,變成首尾難顧,在敵人多出一倍的強勢兵力下,動輒會全軍覆沒。雙方各展奇謀,就像高手對壘,憑的不但是武力的強弱,更講誰的戰略較為優勝。喊殺聲搖撼整個戰場。楊公卿陣中千箭齊發,掠過長空,飛蝗般漫天遍野的往秦、程兩軍射去。營地餘下的近千守兵把投石機推往楊軍陣後,蓄勢待發,只要羅士信的中軍移至投擲的範圍,十多座投石機將可對敵人造成龐大的傷亡,重達數十斤的巨石,並非盾牌和盔甲所能抵擋的。寇仲一馬當先,一支支勁箭從射日弓連珠發放,箭無虛發下,射透敵人的戰甲,中箭者帶著一蓬血雨往後拋擲下馬,擋者披靡。他無論刀法箭術,都是在戰場培養至大成的境界,刀法是兵法,回到戰場,如魚歸大海,鳥翔晴空。他的心靜如井中之月,完全把握到戰場上遠至每一角落的形勢,更清楚若給距離只九百多步的敵騎截著,那由羅士信中軍衝來的二千敵騎肯定可把己隊攔腰切斷及衝散。關鍵處在於己隊能否一下子將敵隊擊潰,突破對方的阻攔,在羅軍騎兵切至前衝往敵陣右方空處,那時將可直接威脅到後方李世民的大軍。敵騎盲目的向寇仲還箭,只能射越雙方間大半的距離,便力盡墮往草原上,可是已有十多人中箭墮斃。寇仲狠下心腸,到雙方距離只餘六百步許,再疾往敵騎發箭,一時人仰馬翻,累得後面衝來的敵騎紛紛被阻失蹄,亂成一片。騎隊前陣的潰亂,波浪般影響和蔓延至全隊,再不成隊形,而是往兩旁散開。隨在寇仲身後的騎兵見主將如此厲害,箭法如神,只憑一人之力重創對方,直比天兵神將,立即士氣大振,氣勢如虹,人人在馬背上彎弓搭箭,敵人甫入射程,同時箭雨齊發,令散亂的敵人更是潰不成軍。寇仲往箭筒摸去,摸了個空,左右各二的四個箭筒一百二十枝箭矢全部射光,狂喊一聲,拔出名震中外的井中月,一夾馬腹,勇不可擋的躍過一匹倒斃戰場上的戰馬,便闖進敵騎陣內。在戰場上,甚麼誘敵惑敵的招數全是兒戲笑話,每一刀劈出均講求效率,以硬碰硬,力強刀快者勝。 當 !一名敵人給他連人帶槍,劈得拋離馬背,硬被他以重手法震斃,一招都擋不住。寇仲展開刀法,見人便斬,手下無一合之將。隨在身後的手下配合他無堅不摧之勢,正面狂撼失去陣勢的敵方騎隊,殺得敵騎人仰馬翻,往四外潰散。此時羅軍援騎仍在七百步外奔來,由於敵我兩方騎隊正在混戰的當兒,無法發箭,只能衝過來作近身交鋒。麻常乃楊公卿愛將,身經百戰,見狀知寇仲的一千騎兵足可應付變得七零八落的敵騎,忙領一千手下,離開大隊改往羅軍援騎迎去。寇仲此時重整隊形,不再追擊潰逃的敬騎,也轉往援騎殺去。在中軍指揮全域性的羅士信大吃一驚,想不到在寇仲指揮下敵軍可強悍至此,若讓麻常的騎兵迎頭截著己軍,寇仲再來個攔腰衝擊,己軍勢遭先前隊伍的同一命運,影響整個戰局,忙下命令,中軍改攻為守,停止推進,又吹號命騎兵撤回中陣。正抵禦不住全力進攻的秦軍和程軍的楊公卿,見狀大喜,原本準備迎擊羅士信中軍的投石機改變目標,開始發射,投在兩側攻來的敵軍。人命在戰場上變得不值半個子兒,雙方不住有人喪命或受傷,卻沒人理會,戰事無情的繼續下去。看著敵騎退回己陣,寇仲暗叫可惜,若依剛才形勢發展,他說不定可重創戰場上的唐軍,麻常此時來到他旁,騎隊重整陣勢。麻常興奮的道: 我們立即回師夾擊,定可把敵人殺個落花流水。 寇仲往最接近的正和守在營地外楊公卿展開激戰的秦叔寶大軍凝神望去,微笑道: 老秦果然是精通兵法的人,不要看他們似不顧一切的對楊公狂攻猛打,事實上他已作好準備,隨時可分出大半兵力迎擊我們。且我們若敢進攻他們,他們只要能頂一陣子,羅士信會率大軍從後壓來,恐怕最後只有你和我或可逃回去。 麻常細察敵陣,點頭同意道: 少帥真冷靜,他們後方的軍隊確在開始後撤佈陣。 話猶末已,號角聲起,秦、程兩軍開始有秩序的緩緩後撤,死傷者均被抬走,而羅士信的中軍則往前推進,重整隊形的兩隊騎兵分佈兩側,若楊公卿乘勢追擊,又或寇仲想來個攔腰突襲,羅軍均有足夠能力應付。佈陣在戰場以北的寇仲在馬上伸個懶腰,從容道: 今天戰事完畢,此戰將可大振我軍士氣,亦可教李小子不敢視我寇仲如無物。 麻常全神留意敵人的退卻,心悅誠服的道: 如我們真能刺殺王世充,由少帥取而代之,李世民今仗必敗無疑。 寇仲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