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嬌嬈。而她擺明是要來勸自己在一是輔助明主,一是退出爭鬥二者中選擇其一。假設自己是在理屈詞窮的形勢下嚴詞峻拒她的 好意 ,加上和氏璧的前科,只會結下這個誰都不願招惹的美麗勁敵。所以只能以旁門左道的市井之法,配上坦率直接的態度,教她只能大發嬌嗔,但又不會真的與他反目成仇。其中微妙處,確是難以言諭。師妃暄美目凝注地瞧了他好半晌後,唇角逸出一絲僅可覺察的微笑,淡淡道: 好吧!道、德、仁、義、禮五者究為何事,寇兄可否逐一道來? 寇仲聞之愕然,心叫厲害。他本意是想把她氣走,豈知她不但毫不動怒,還開出空泛抽象的題目來考較他,目的自是要他自暴其醜。這等若迫他出招,再在其中尋找破綻,動搖他爭天下的信心。假如自己仍採先前言詞飄忽的方法,只會令她心生鄙視。再次苦笑道: 這像是科舉場中的題目,仙子你可否問些較和現實有關的問題?例如如何做個好皇帝?如何蕩平天下群雄?如何令萬民生活幸福諸如此類。小弟出身市井,自問比之高門大閥出身的公子哥兒,更懂回答最後那條問題。但若要我去應科舉試,保證連榜尾都不會入。 師妃暄瞿然動容,她精擅觀人於微,聽出這番話確是寇仲的肺俯之言。更知他巧妙地拿自己和李世民作出比較,令她感到如若以這種方式選取李世民,根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等若能高中科舉的,並不代表可以做一個萬民愛戴的官兒。當然她自問非是隻從別人的答話便作出定論那麼草率,而是透過長期的觀察來判斷。就在這超凡脫俗的美女以為寇仲不會答她的問題時,寇仲卻正容道: 仙子所提出這道、德、仁、義、禮,實五者為一體也。嘻!小弟有說錯嗎?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乃天地萬物所應遵循的法則;道立後而德成,能堅持正道者便是德;所以道德常拉在一起說。仁義則是發自內心的行為,來自惻隱惠他之心。至於禮嘛?則是以前四者為根基發展出來所有凡人都便須遵從的規範,以維護人與人間的倫理道德仁義的關係。 這番話本是魯妙子兵法書第一章開宗明義的序言,指出治兵之要,必須先明白天人之道,其詞曰: 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為用,古之聖賢皆盡心焉。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文王以八卦陳天道,周公定四時盡陰陽。孔子欲無有,老聃建之以常無有。兵道至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術,況於徵戰爭雄之法乎?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放天有仁、義、禮、智、信五德,見之者昌,棄之者敗。 寇仲聰明絕世,從之而發揮,成為自己的理論。師妃暄再次動容道: 寇兄這番話微言大義,令妃暄不得不刮目相看。只想再請問寇兄一句,寇兄是為一己之私,還是抱著為萬民請命之心,道出這番話來? 寇仲灑然笑道: 若否認不是為一己之私,我便是有違道德;但只為己而不為人,就是欠仁義。所以都說道德仁義,本為一體哩! 師妃暄首次感到自己拿這真小人沒辦法,因他的答案如說是為萬民的幸福而去爭天下,她便可由此入手,說動他以萬民的利益為依歸,去幹最該做的事。寇仲又道: 至於何者為先,誰該為後,恐怕李小子都分不清楚?否則他便可放棄一己之私,來助我寇仲一統天下了,對嗎? 師妃暄皺眉道: 寇兄這番話不無少許道理,但卻是遠離實際,更難令妃暄心服。而這亦是問題所在,就是以寇兄現時的實力功績,如何可以服眾?徒使天下更增紛亂而已,於寇兄和萬民均有害無利。 連寇仲自己也要承認,師妃暄實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說客。不過說到底她並不認為他寇仲能幹出什麼事來。只是怕他起出傳說中的'楊公寶庫',使天下徒增不可知的變數吧了!師妃暄出乎意料外的盈盈而起,美目深注的道: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本;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妃暄言至此已盡,有緣再與寇兄相見吧! 說罷飄然去了。

第五章 軍情第一

王世充坐在床上,精神明顯較今早好了些,但眼神仍是沒精打采,環視立在床旁眾人一遍後,道: 今趟出征,實關乎到我們的成敗大局。老夫不能親身參與,乃生平最大憾事。 楊公卿忙道: 大人請放心,臣下得玄恕公子和寇兄弟左右為輔,必不負大人所託,當教李密一敗塗地,永不能翻身。待大人康復後,便可再次率領臣下南征北討,一統天下。 王世充沉吟道: 我們和李淵雖一在關西,一在關東,但卻形勢相似。我們受李密牽制,無法西進;他則要時時應付隴右的薛舉父子。所以現在雙方都是要與時爭競,看看誰能先一步鞏固實力,平定近患,才有機會成不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