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破局關鍵(求訂閱),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烈文思考問題,後面都保持著沉默。
關於楊烈文進步去哪,呂冬不用再問,事情再明顯不過了。
呂冬想到了拒絕楊富貴的事,這個選擇無疑非常正確,楊烈文來到大學城,他不求能另眼相看,也不求多加照顧,只要能少些狗屁倒灶的破爛事,足夠了。
這年代,某些部門的一個科長,輕輕鬆鬆就能讓些私人小公司過不下去。
不管怎麼說,楊烈文來大學城,對他都是個好訊息。
桑塔納從北邊繞過來,看著正在建設的省大附屬學校,楊烈文想到破局的關鍵,地方上遲遲無法與各大學校達成一致,上任首先要推動這事。
國人對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視,八零後九零後大部分家庭就一個孩子,最多不超過兩個,家庭資源集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粗放式教育成長。
甚至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上好學校會成為眾多家庭的必然選項。
百年名校,想必能吸引很多人過來,有錢有位置的人一旦過來,還能帶動普通人。
人有了,其他方面會容易很多。
抽時間要多跑跑教育口。
桑塔納停在路邊,呂冬告辭下車,準備回市場,副駕駛上的趙幹事跟過來。
“你在大學城幹買賣,看到的多,聽到的也多。”趙幹事一向會做事,曉得領導上任之前需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各方面的資訊:“冬子,咱哥倆保持聯絡,互通有無。”
呂冬當然不會拒絕:“行,趙哥,有啥事我給你打電話。”
趙幹事提醒:“今天的事你知道就行。”
呂冬又不蠢,說道:“曉得。”
大學城,現在行政上只是青照縣的一部分,級別跟縣城所在的鄉鎮差不多,但未來發展起來,泉南強勢進入,即便被人摘了果子,現有的人員也會水漲船高,往前邁進一大步。
呂冬返回市場,該咋做生意還是咋做生意,心裡很敞亮,說得那些話,最多就是楊烈文眾多參照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至於大學城破局關鍵,呂冬有想法,卻不敢亂說。
以楊烈文的背景和眼光,不可能看不到幾所大學附屬學校的關鍵性。
曾經的事實證明,這一招能玩出無數花來。
呂冬還記得,曾經的大學城,上學的關鍵不是戶口,而是那個紅本子。
他也希望楊烈文能在大學城開啟局面,大學城人流量變大,對他生意也有好處。
回到攤位,看了眼剩下的貨,呂冬騎上摩托車,掛拖斗回去拉東西,麻辣燙賣的太快,晚上需要補貨。
來到村南口,紅星的小貨車停在一片地前,正在裝貨。
紅星站在車斗上裝蔥,看到呂冬打招呼:“這麼早回來?”
呂冬說道:“回來拉點東西。”
地裡有人往外扛蔥,這是青照的特產。
在青照,說人不如蔥高,不是諷刺人,而是較為普遍的情況,曾經狀元蔥對比的標杆向來是姚明。
呂冬問紅星:“價格咋樣?”
“別提了。”紅星直搖頭:“我家種的兩畝地,蔥自個起出來,再給人拉過去,總共1450塊錢,一斤剛合著一毛錢。”
青照蔥產量高,畝產六七千斤很輕鬆,但投入也高:“這會賣,湊合回本,人工費算是搭上了。”
呂冬問道:“不再等等。”
紅星直接說道:“我有個同學在縣農站,去年蔥普遍五六毛,今年種的特別多,他說縣裡粗略統計,種植面積最少翻了三倍,等過幾天普遍下蔥,這價還得再跌。”
呂冬不瞭解情況,不好隨便發表意見,說道:“行,你忙,我先回去拉貨。”
紅星說道:“還是你做買賣好。地裡刨食,沒前途,辛苦一年,連個人工費都掙不出來。”
呂冬不再多說,加油門進村,在大隊門口看見了呂振林,呂振林喊住他:“冬子,有你的信,首都來的。”
“好來!我去拿。”
呂冬停下車,去大隊辦公室拿信,出來的時候,問呂振林:“三爺爺,今年蔥行市不好?”
呂振林嘆口氣:“暫時不好,後面……估計更差,我開過會了,能早賣的儘量賣,別等著漲行市,咱這蔥哪年不是越留越不值錢。”
他看了眼呂冬的拖斗:“指望地裡,也就混個溫飽,還是得發展副業。”
呂冬問道:“想好發展啥沒?”
呂振林對呂冬的態度,跟抗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