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了不起,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現在想這些不現實,也沒用。
青照縣城,臨近火車站的火鍋店裡。
有個中年男人穿著西裝,戴著金絲眼鏡,輕輕拍著突起的肚子,盯著電視,問旁邊的馬運來:“他就是呂冬?”
馬運來看一眼:“就是他,我最近又仔細打聽過,在大學城是個人物,小吃生意做得很火爆。”
“能站在這舞臺上,他背後力量挺出力。”楊富貴從一個小商販做大,能力和眼光都不差:“運來,搞不清狀況就去找人的事,有一次就夠了。”
馬運來說道:“這次是我小看他了,我記住了。”他問道:“楊哥,我們……”
楊富貴擺擺手:“這事沒談成,我們跟他沒衝突了,幹嘛要死對著不放?呂冬,頂多一個成熟點的毛孩子,他本身沒什麼,但他背後,好好想想!跟你說過不止一次,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他託親戚七拐八繞的問過,那邊確實每年過年前,都有群當兵和退伍的過去,據說不少人還有車。
市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
呂冬接過榮譽證書,按照之前試走的流程,朝舞臺下開啟,露出裡面的兩行字。
除了“十大傑出團員”的榮譽證據,還有一個金燦燦的黃銅獎盃。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演播大廳裡,響起熱烈掌聲。
等領導下了臺,女主持人拿著話筒過來,問道:“呂冬,此時此刻你有話要說嗎?”
話筒放在呂冬面前,呂冬按照寫好的文案,說道:“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我很不安,我只是一個很渺小的人,一個很普通的團員。”
文案深具時代特色,壓低個人,突出集體:“能做出這些,離不開團組織的教育,寧秀鎮的楊烈文鎮長和縣團的王錚書記,多次關懷我,幫助我……”
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通組織的重要性,呂冬最後聲情並茂:“我只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面對困難我也曾猶豫徘徊,但想到有人民和組織作為堅強後盾,我無所畏懼!”
呂冬用較為符合正常人說話的方式,背出了一篇寫好的文案。
當然,文案的內容和套路擺在這裡,不管怎麼聽,都會覺得有點不自然。
呂冬不管這些,任務順利完成,榮譽證書到手。
掌聲又一次熱烈響起,所有獲得榮譽者全部上臺,再次接受領導接見,與領導一起合影留念。
“小夥子,做的不錯。”有個瘦高個跟呂冬握手後說道。
呂冬不認識這位領導,只能憨厚的笑。
這次表彰,就只有獎盃和榮譽證書,沒有獎金了。
對於包括呂冬在內的十個人來說,這份榮譽所能帶來的,遠遠超過幾百乃至幾千塊錢。
那九個人,都是大單位上的,這會讓他們的履歷增添重重的一筆。
王錚沒有留在泉南,而是與呂冬等人一起返回青照,回去的時候,邀請呂冬上了他的車。
“你這個年紀,又沒壓擔子鍛鍊過,今晚表現很不錯。”王錚笑著說道:“言行得體,進退有據,不比大單位上出來的人差。”
呂冬說道:“我也不懂,就按照吩咐的做。”
王錚卻說道:“這一點,在年輕人中就很難得,有些人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我見過太多年輕人,心比天高。”
呂冬很清楚,心比天高的背後,往往是命比紙薄。
人這兩條腿,長度有限,劈開再大,一步都竄不到天上去。
一路上,王錚的態度相當好,跟呂冬有說有笑。
話說回來,但凡有點水平的領導,面對群眾時,都會放出親切隨和的一面。
呂冬沒隨便問關於明年換屆的事。
到青照縣城,王錚直接回縣團委宿舍,趙幹事堅持要送呂冬回去。
倆人關係一直不錯,呂冬推辭幾句,也就同意了。
“不是我說,呂冬,你不走仕途,太可惜了。”趙幹事邊開車,邊替呂冬惋惜:“你要進體制,二十五之前絕對能上正科。”
呂冬說道:“趙哥,你就別拿我說笑了。以我這自由散漫的性子,誰見誰煩。”
趙幹事哈哈笑起來:“就你會說話。”
呂冬轉而問道:“我聽我哥說過一個事,明年縣兩會換屆?”
趙幹事多會做事,一聽呂冬這話,就明白他想幹啥:“這個好說,你打一份申請,交給縣團,由縣團推薦過去,只要縣團能過,問題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