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臨時市場(求推薦票),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冬看時機差不多,主動接話:“我搬過去。”
喬衛國唯呂冬馬首是瞻:“我也搬。”
倆工商人員說道:“你們來做個登記。”
呂冬和喬衛國去登記,其中一個工商人員帶著倆人去馬路對面,選擇地方。
先到先選,這是一早跟王朝商定好的。
呂冬沒問收不收費,收費每個月多少,因為他非常清楚,上面有大領導推動,行政命令下來,對抗是最愚蠢的選擇。
說實話,能扛得住?
剩下的人裡,老趙父女來的最早,知道呂冬跟官面上關係匪淺。
“咱也去?”趙娟娟這些天觀察過,覺得跟著呂冬走沒差。
老趙滿臉風霜,雖然也想去,但更關心另一件事:“收不收錢還不知道。”
其他人也有這方面顧慮,都底下討生活的,天下沒有白吃的飯。
剩下的那位工商人員經驗豐富,明白這些人顧慮,說道:“建立臨時市場是一項惠民政策,目的是提供更多靈活就業崗位,為大學城眾多學生、工人和教職工提供方便,大家可以安心搬過去,現階段不收取任何費用,但需要大家自覺保持衛生,每天走之前把垃圾收到垃圾箱裡。”
這話讓人安心不少,賣江米糕的是個老頭,問道:“領導,後面收錢不?”
工商人員笑著說道:“你們放心,收也只收很少一點管理費和衛生費,不會比你趕大集高。”
呂冬和喬衛國這時從對面回來,收東西挪車。
趙娟娟低聲說道:“爸,呂冬多精的人,跟著他準沒錯!”
老趙多少安了心,說道:“領導,我也過去!”
生怕別人搶了前,忙不留丟去登記。
有呂冬帶頭,又有老趙跟上,其他人陸續過去做登記。
這些人回去收拾東西,麵包車附近只剩下公家單位的人。
王朝抽著煙,問道:“老魏,後期你們只收一點錢?”
叫做老魏的工商人員說道:“這不先把人弄過去,完成工作嘛。後面的事,輪不到我操心,誰接手誰負責。”
他只管他這一攤子。
王朝也沒啥可說的,畢竟各單位上到處是這種人。
老魏說道:“我過去給他們分攤位,做登記,你們等等,中午我做東。”
王朝扔掉菸頭,又換上一根,擺擺手:“去吧。”
馬漢想到上次呂冬幫他“骨折”的情分,說道:“頭,咱不會坑了冬子吧?這孩子人不錯……”
王朝歲數大一些,社會經驗更豐富,說道:“你想哪裡去了,有個市場是好事。”
他沒多說,說了這幫沒見識的也不明白。
小廣場是呂冬的叫法,對比的是各城市的大廣場,比如泉南正在市中心建設的那個,實際上面積不算小。
南北走向,有七八十米長。
相應的,臨時市場也是南北走向,由於工地圍擋遮住相當大一部分面積,暫時畫了南北走向的兩排攤位。
東側緊鄰工地圍擋,西側靠近人行道邊上的綠化帶,中間劃出條三米來寬的過道。
呂冬挑的是南邊最靠近十字路口的倆,從東邊、南邊和西邊過來,第一時間就能看到他的攤位。
這倆攤位面積也大,每個都有二十多平,即便想幹點別的,也能放得開。
喬衛國在靠近綠化帶一側繼續賣日用品,呂冬在他對面賣滷肉燒餅,這個位置也方便排隊,從這往南到馬路牙子,有三十多米遠。
其他人不笨,一眼就看明白呂冬為啥選這裡,有點後悔沒早過來。
老趙也是個有心思的,選的豆腐腦攤位緊緊靠著呂冬這邊。
緊鄰喬衛國的,是賣磁帶的焦守貴和租書的焦三黑,倆人買賣不大,本著後期收費費用低的想法,共同佔用一個攤位。
想長期乾的,攤位在工商登記,不得隨意變更。
呂冬看得很清楚,這是為後面收費做準備。
固定下來了,才好收錢。
工商的算盤同樣打得很精。
老趙這邊收拾好東西,刻滿風霜的臉上略帶不安:“有市場了,後面會有更多人擺攤,這買賣不好乾。”
呂冬笑了,說道:“老趙,賬不是這麼算的。生意做不完,市場賣東西的越多,會吸引更多人過來,人流多了我們顧客才多。你想想,縣城最貴的市場,是不是賣東西的最多?那裡攤位費高的嚇人,為啥很多人還打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