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0章 海底世界,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方面?”
趙振說道:“我這邊有個專案,市南區準備引進,海底世界。”
呂冬忽然想起來,曾經島城好像在海邊有個海底世界,能投資這行業的人,即便能貸下款來,本身肯定也資產不菲。
“這可是大專案。”呂冬恭維一句:“咱們太東,好像還沒有一家這種海洋性質的樂園吧?”
趙振笑起來,頗有幾分自得:“建成之後,肯定是太東第一家!”
呂冬繼續商業互吹:“趙總才是了不起,這投資要上億了。”
“沒什麼,沒什麼。”趙振說道:“就是進入這個行業比較早,有點早發的優勢。”
呂冬留了心,打算過後專門打聽下,又問道:“趙總在煙城還有投資?”
趙振笑著說道:“煙城有幾個小型遊樂場,做些漁家樂,在蓬萊建了一個八仙渡口,還準備建個海洋世界,長島和島城還做了一些專案,不值一提。”
他見呂冬似乎對呂冬感興趣,乾脆問道:“呂總,聽說泉南正在大力發展旅遊業?”
呂冬說道:“沒錯,泉南正在整合旅遊資源,打造綠色產業。就拿我老家青照來說,隨著傳統工業的衰退,急於找到新的發展道路,經過多方面考慮,最終決定投入巨資,制定了文旅計劃,未來幾年著力打造旅遊產業。”
趙振做的就是這一行,雖說現今資訊流通不算很快,但也隱隱聽人說過。
呂冬的話還在繼續:“我們青照自然和文化資源豐富,泉南七十二名泉當中,有多眼名泉位於青照,歷史文化方面更不用了,黑陶文化,李清照,不知道趙總聽沒聽過洛莊漢墓?”
“聽過。”趙振還真關注過,這個漢墓的發掘數次登上省電視臺,到這太東晚報都有專欄連載,稱得上如雷貫耳。他滿心好奇:“聽說出土了駟馬車架和編鐘編磬?”
呂冬笑笑:“沒錯,我有幸親眼看到其中一部分出土。”
趙振知道這些東西的文物價值,大概也能瞭解遊覽價值:“呂總去過發掘現場?”
這不是低調的時候,呂冬直接說道:“發現人是我的朋友,我偶爾會過去看看。”
聽到這話,趙振忍不住又大量呂冬,因為圈子裡面有傳言,第一個真正發現洛莊漢墓的,是泉南某些大領導的子弟。
趙振說道:“呂總真的是太幸運了,能親眼見到國寶出土。”
呂冬特意說道:“跟趙總說個還沒正式公開的訊息,洛莊漢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包括那些國寶,上面已經同意在洛莊漢墓發掘地就地建立博物館儲存。”
趙振不斷點頭:“這方面利用好了,對你們青照的文旅計劃,可是一大助力!”
呂冬說道:“沒錯,洛莊漢墓發掘主墓室的時候,細細體味臺還會進行現場直播。”
趙振一聽,心說想不出名都難,這時候腦袋瓜子轉的特別快:“呂總,到時我能不能去現場看看?”
呂冬想了想:“趙總,你要是來青照,我可以幫你爭取一下。”
趙振也想過去看看,是不是有機會:“咱們一言為定!”
有範教授和馬明的關係在,呂冬帶個把人進去很輕鬆,當即說道:“到時我在泉南恭候趙總。”
話說到這裡,倆人的關係不知不覺間拉近了許多,交換了名片不說,呂冬也給趙振介紹了範雲明和張明宇兩個人。
跟趙振分開,呂冬找到杜小兵:“你家裡不是在半島有生意嗎?”
杜小兵說道:“是啊。”
呂冬塞給他趙振的名片:“幫個忙,打聽一下這個人。”
“趙振?”杜小兵接過名片:“行,我這就找人問問。”
能進入島城招商局酒會的,肯定不是無名小卒,聽過呂冬所說,這人在煙城肯定有些名氣。
杜小兵出了宴會廳,找個安靜的地方打電話,跟人說了一下。
廳裡,呂冬又認識了幾個韓商。
太東距離韓國非常近,兩邊商貿往來密切,尤其進出口生意,呂冬專門跟一個做農產品貿易又精通中文的韓商聊了一會,期間著重說了說大蔥。
能給老家拉過去幾個收大蔥的商人,也算好的。
不說別的,呂家村今年種大蔥的人就不少。
倆人交換了聯絡方式,那位韓商說有機會會去青照看看。
青照大蔥的主要出口地,也是日韓。
酒會結束後,趙振找過來,晚上邀請呂冬等一行人。
做生意,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