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2章 重大發現,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人,可別給人添亂,真要出些青銅器啥的,都是國寶。”
方燕應一聲:“我知道。”
呂冬看看時間,洛莊漢墓那邊應該下班了,給馬明打了個電話,隨後又給範教授打了電話。
等到開飯的時候,範教授電話打回來,晚報記者去採訪沒問題,但必須聽指揮。
學術圈子裡面不少人,早已意識到媒體宣傳的必要性,有了成果沒有宣傳,就等於沒成果。
在適當的範圍內,一行人並不排斥媒體記者。
四個人吃過晚飯後,呂冬專門找出馬明和範教授的聯絡方式,留給了方燕,明天她派人直接過去就行。
方燕升職之後,很少再跑一線,但聽到呂冬的描述,知道範教授這邊的事,可能對呂家村有幫助,決定這兩天親自去現場看看。
怎麼說她現在也是呂家村的一份子。
方燕說了下打算,呂冬乾脆明天一起過去。
待到七點左右,呂冬開車回家,方燕和宋娜出學府文苑,一起去第一體育健身會所上課。
來到會所,換過衣服之後,宋娜專門去散打館那邊看了下,今天苑保山沒來,工作關係剛從呂氏餐飲轉到這邊的喬衛國,穿著一件少林寺的背心,正在教幾個學員練習基礎動作。
喬衛國非常專注,宋娜個人感覺這份工作明顯更適合他。
…………
早上上班,呂冬沒有去大學城,叫七叔直接開車到了洛莊漢墓這裡,提了些礦泉水之類的放在臨時工棚裡面。
呂冬三不五時的就過來,有範教授作保,進去很容易。
來到正在發掘的殉葬坑附近,範教授帶著的這支隊伍,已經上班幹活了。
有僱傭的工人將挖出來的泥土運走,挖到一定深度之後,考古隊不敢再用大型工具,都是用小鏟子一點一點的挖,有些地方甚至在用刷子刷。
“教授早。”呂冬跟坐在坑邊的範教授打了招呼,又衝坑裡的馬明說道:“早。”
馬明抬起頭來,這幾天早晨露水大,他一手拿著小鏟子,一手拿刷子在幹活,抬起頭看呂冬,年輕的臉上沾了幾個泥巴印子,手上全是土。
“你今天有空?”馬明隨口問一句。
呂冬沒回答,問馬明:“要不要我幫忙?”
馬明趕緊制止:“你別下來,現在已經挖到殉葬層,非專業人員一律不得下來。”
呂冬看到附近有馬紮,搬一個過來坐下:“行,我看著。”
馬明對這一行是真的熱愛,不再搭理呂冬,拿個小鏟子一點點的薄薄剷土,似乎擔心傷到土裡面的寶貝一樣。
呂建仁抽完煙,從車那邊過來,蹲在呂冬旁邊:“這真是個仔細活,一般人幹不了。”
範教授說道:“如果裡面有東西,哪怕碰掉點鏽跡,都是巨大損失。”
呂建仁好奇的看向殉葬坑另一邊支起的幾個大帳篷,問道:“那是幹啥的,看著跟休息的帳篷不大一樣。”
範教授儘量以普通人能聽懂的方式解釋道:“裡面放的是一些專業裝置,古代的東西在地下埋藏的時間太久,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可能會迅速氧化,所以要第一時間進行儲存處理。”
呂冬手機響,方燕帶人過來了,他跟範教授打聲招呼,跟一名工作人員一起,從圍擋門口那裡,接了方燕一行人進來。
方燕帶來了三個人,其中兩個是攝影師,專門負責拍攝。
掛上工作人員給的吊牌,三個人來到今天挖掘的大型殉葬坑附近,呂冬專門為方燕和範教授做了介紹。
聽說是晚報做社會時事類的主編,範教授也很重視,專門配合攝影師,以忙碌的殉葬坑作為背景,拍了幾張照片。
隨後,範教授就在發掘現場,接受了其中一位女記者的採訪。
方燕很會做事,專門找到發掘現場的一位負責行政事務的領導,聊了一段時間。
跟人處好關係有益無害,這邊以後要是有什麼重大發現,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晚報社,晚報也能搶到大新聞。
現在,晚報大部分資金也靠自我運營收入,上面的撥款這兩年明顯減少,市場化越來越明顯。
方燕感覺最清楚的,就是晚報以前不屑一顧的治療不孕不育廣告,現在都成版面的給人做。
自負盈虧,吃上飯很重要。
考古,有重大發現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驚喜,甚至震撼。
但絕大部分考古工作,就像馬明正在做的剷土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