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9章 升職了,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本土企業的成功合作是關鍵點之一。

呂冬笑著說道:“範總,張總,希望我們三家以後能有更多合作。”

張明宇端起酒杯,衝呂冬示意了一下。

範雲明卻是知道,呂氏餐飲如今在太東周邊幾個省到處開拓市場,開店速度走在光美前面,繼續合作對雙方來說利大於弊,當然一口應道:“就算出了太東,我們三家公司,仍然能打造出熱點商圈。”

跟作為青照老鄉,更加知更知底的張明宇不一樣,範雲明以明確的話語,表明他負責的區域,光美仍然秉持三家聯盟的態度。

這個模式在太東取得巨大成功,有了成功的經驗,第一選擇自然是順著已經成功的路繼續走。

一餐午飯,可以說賓主盡歡,尤其呂冬、範雲明和張明宇之間,達成了繼續合作的共識。

曾經的呂冬這個時間段就是個混賬小子,雖然在報紙上看過光美電器來到泉南,跟三聯家電打擂臺的訊息,但目光和精力都不在這上面,對這種事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所以,如今的呂冬根本就不知道,光美電器在泉南和太東的發展速度,比曾經快了不止一點半點。

家用電器不是快速消費品,這也決定家用電器的銷售商,不可能像菸酒副食商店那樣遍地開花。

泉南乃至整個太東,真正上規模的家電銷售商只有兩家,光美電器發展的快,搶佔的自然就是三聯家電的市場份額。

這樣的道理,如今的呂冬自然非常清楚,但人的思維,尤其考慮問題有時候過多的呂冬,壓根就不想與三聯家電產生直接聯絡。

因為三聯家電對於他來說,是個註定要被時代淘汰的企業。

買家電到三聯,與三聯坑人這句話,對於曾經每個泉南人來說,都印象極其深刻。

哪怕不看新聞的泉南人,都能在泉南街頭看到那位吹哨子、揮彩旗,身上披掛“三聯如何如何”,數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中年大叔。

那是泉南曾經最有名的人文風景線之一。

中午酒喝得有點多,送走張明宇和範雲明倆人,呂冬困的撐不住,就沒再去公司,乾脆回家裡睡了一覺,喝了酒睡的時間長,一覺醒來都四點多了。

簡單洗漱一番,給公司打了電話,那邊沒啥事,乾脆再去建設中的新村那邊看看。

順著東西路,剛來到學校門口,碰上小學放學,算上育紅班大班小班,近200個孩子從學校裡面出來,大部分學生進呂家村,還有部分往南去劉灣和張灣。

臨近幾個村,轉到呂家村小學上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家裡孩子又多,別說抓學習了,餓不著凍不著就不錯了,農村大部分家長哪管得了未來十幾年後咋樣。

現在不一樣了,這邊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好了是姐弟或者姐妹。

孩子少,生活條件好,大部分人自然重視教育。

就像先富起來的人在大學城紛紛掏腰包買房子上省大師大名校一樣,誰不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呂家村小學新落成,冬天有鍋爐燒暖氣集中供暖,夏天一個教室有四臺大吊扇,校長是鎮上出名嚴厲的郭鬍子,臨近村有太多人把孩子轉過來。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不能收,但鎮教委睜隻眼閉隻眼,轉過來的孩子,一般跟呂家村都有扯不開的關係,比如嫁出去的姑娘家的孩子,或者娶進來的媳婦孃家的孩子。

在農村,臨近村之間這些關係根本扯不斷,不收也不可能。

先給小學生們讓路,等孩子們走得差不多,呂冬才來到學校門口,習慣性往裡一看,就見到釘子站在門口主過道上不動。

呂冬實地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釘子在罰站。

“咋了?”呂冬過去問。

釘子眨巴眨巴眼:“冬哥,你跟郭鬍子……”

呂冬打斷他:“校長!”

“嗯,校長。”釘子不敢跟呂冬炸毛,說道:“冬哥,你跟郭校長說一聲,讓我走吧。”

呂冬問道:“犯啥錯了?”

釘子覺得對冬哥來說不算啥事,直接說道:“郭……校長教的語文課,讓背課文,我沒背過,他叫我去教室門口罰站,我站了一會,太無聊了,就從北邊操場牆那裡,順著一棵樹爬到牆上,翻牆出去看工地上幹活,這不快放學的時候回來,正好叫郭校長逮住了……”

呂冬點點頭:“呂釘,你真是個人才!老師教你去罰站,你能翻牆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