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9章 保守,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過中午這一陣,楊峰準備要下班,下班前特意將一大鍋黃燜雞的湯料熬上,後廚能做這道菜的人不少,但湯底配料一向是他親自動手。
店裡客人不算多,也談不上多忙,楊峰叮囑學徒幾句,跟後廚主管打了招呼,出去換過衣服,從後面大院的棚子裡推出輛腳踏車,朝東邊騎去。
下午有人約了他,楊峰乾脆提前下班。
反正店裡不知道多久沒發過獎金,工資每個月就那個數,還經常壓著不發,無所謂的事。
他有編制在身,因為這點小事就開除?不可能的事。
說句不好聽的話,拿掉他的編制,比外邊的人透過考試進糧食局都難。
沿著經七路,一路往東到杆石橋,拐進南邊的勝利大街,楊峰的家就在老郵政局宿舍旁邊,一棟紅磚顯露在外的筒子樓,這是八十年代末的建築,泰豐園當年的福利分房。
比起一般的筒子樓,這一棟條件好上不少,每一戶都帶個小衛生間和小廁所,不用好幾戶人家一起合用。
但當年的福利分房,條件哪怕再好,也沒法跟這幾年興起的商品房比。
楊峰推開家門,進門就是廚房和衛生間,然後是一個小客廳和兩居室的格局,房子建成十多年,牆上的白灰皮就像季節轉換時,有些好爆皮的人的手一樣,慘不忍睹。
客廳小到只能放下張飯桌,楊峰脫下外套隨手搭在圓凳上,他物件從屋裡出來,問道:“今個咋這麼早回來?”
楊峰一屁股坐在另一張圓凳上:“回來早,回來晚,一個月都是那700塊錢。”
他物件撇了下嘴:“每個月錢能發下來也行!你這都幾個月沒發工資了。”
楊峰剩餘的話堵在嘴邊,說不出來了,乾脆點上根菸,吧嗒吧嗒抽起來。
他物件去另一個臥室裡,往外拖裝滿衣服的袋子,準備去大觀園的天橋上擺地攤。
收拾著嘴上卻沒停:“孩子明年就考大學,連學費帶生活費,起碼得準備萬把塊錢。”
“我知道,我知道。”楊峰沒法繼續沉默,吐出口煙來,帶著兩分無奈,說道:“就當在單位攢著了,到時一塊要出來……”
他物件又說道:“別要都要不出來,我可是聽說了,聚豐德在搞股份制改革,泰豐園不死不活的,說不定啥時候就垮了。”
楊峰揮揮手:“你咋就不盼點好?”
他物件收拾好東西,說道:“你要沒事,跟我一起去擺攤。”
前兩年,讓楊峰去幹這個,非急眼不可,但這幾年工資發的艱難,很多時候都靠物件擺地攤收入維持日常家用,心有愧疚之下,也經常過去幫忙。
兜裡沒有錢,腰桿自然挺不起來,為了生活,臉面自然要靠後放。
楊峰說道:“下午有事,糧食局的老鍾約了我見面。”
“老鍾……”他物件記得這個人:“人在糧食局當科長,泰豐園不是糧食局下屬?你問問人家,能不能調到上面去?”
楊峰搖頭:“上面下來容易,下面上去……難!我問問再說吧。”
看著時間差不多,他物件準備出去,楊峰也一塊出門,幫忙提著包裹放進樓下的三輪車裡面。
除了他物件,紅磚筒子樓這邊蹬著各式三輪車去擺攤子的人不少。
楊峰抄起外套口袋,一步步朝北邊走去,進了杆石橋北邊新開業的一家咖啡館裡面,見到了熟人老鍾。
“老楊,介紹兩位朋友給你認識。”
老鍾那一桌上,坐著一高一矮倆女的,高的那個穿著西裝,有點壯實,矮的那個穿著高跟鞋都沒1米6,乾瘦乾瘦的,目測連八十斤都沒有,風一大都能吹跑。
今天大概有啥事,老鍾之前說過,楊峰心裡多少有點數,只是沒想到過來的是倆年紀不大的姑娘。
老鍾介紹道:“老楊,這位是徐曼,這位是薛天,她們都是呂氏餐飲公司的高管。”
楊峰連忙跟人握手:“你們好。”
這倆女的,明顯以矮個子徐曼為主,她給楊峰留下的第一印象挺深,主要是笑起來嘴歪的有點厲害。
徐曼笑著說道:“楊老師你好。”
等到薛天也打了招呼,老鍾掏出手機說道:“我有點事,去打個電話。”
有老鍾這個熟人的引薦,徐曼和薛天起碼有相當大的可信度。
作為中間人的老鍾離開,兩邊短暫的沉默了一會。
徐曼在公司裡就是與人打交道的,當先開口:“楊老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