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商圈選擇(求訂閱),拼搏年代,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溫馨貨棧,宋娜去店裡,呂冬返回公司。
一進公司大門,就看到徐曼在老杜邊上說話,老杜耷拉著眼皮,一句話都不說。
徐曼看到呂冬進來,立即走開了。
杜小兵跟著呂冬進辦公室,說道:“我姐剛從這邊走,捎過來一份資料,你看看。”
他將一個厚厚的檔案袋給呂冬:“有些是咱們僱人收集來的,有部分是我找人幫忙收集的,基本上能反應幾個地區的情況。”
呂冬開啟檔案袋,取出裡面的檔案,檔案按照對應的調查區域,總計分為四份,分別是——泉南步行金街、大觀園商業圈、人民商場商業圈和省大花園廣場商業圈。
這是呂氏餐飲公司進軍泉南市場開店首選的四個地區,按照呂冬的想法,第一處店鋪從中四選一。
進軍泉南市場的前期市場調研,基本上都是杜小兵在做,有他家的關係在,很多事情做起來也方便。
雖然呂冬有曾經的記憶,但曾經這個時間段整天胡亂混,根本不瞭解泉南那邊具體詳細的情況。
前期市場調查非常有必要。
剛剛拿到手的資料,主要反應四個商圈的房租與治安環境,人流量與年齡構成,周邊商戶的聚集效應等等。
另外一點,沒有反應在資料上,而是依靠呂冬的記憶——商圈未來前景。
進軍泉南市場,如果第一步就失敗,後續所有計劃都會泡湯,最樂觀的情況也得延遲很長時間。
所以,呂冬必須要敲定第一步放在哪裡。
泉南步行街,省會的中心點,人流量足夠大,能輻射周邊的五龍潭、大明湖、趵突泉乃至黑虎泉,除了大量的本地人,還有為數眾多的遊客群體。
天下第一泉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名頭足夠響亮。
缺點很明顯,面積大的店鋪不好找,房租極為昂貴,不算太遠的地方有肯德基和麥當勞。
大觀園商圈人流量不亞於步行街,其中充斥著各種特色小吃,比如泉南的油旋和鍋貼,還有泉南公認檔次最高的快餐店米力乃,著名的大觀影城,以及正在建設的大觀商場。
缺點同樣是房租貴的要死,米力乃在這一片快餐行業的地位無法撼動。
呂冬上次跟杜小兵取過,這時期的米力乃從中式的包子油條,到西式的炸雞漢堡全都賣,生意好到肯德基泉城旗艦店都比不上。
還有關鍵的一點,大觀園屬於明日黃花,後期的沒落與興盛時的繁華叫人一樣唏噓。
人民商場正好處於步行街與大觀園之間,在百貨大樓完蛋以後,屬於泉南國有商場裡面的扛把子,北邊有聚集眾多居民的魏家莊,南邊有省實驗中心、泉南中學和育英中學等多所學校。
這邊情況與大觀園類似,沒落速度稍慢,卻也跟很多國有商場一樣會將自己玩死,而且租賃公家單位的房子,萬一期間突然改制,麻煩不是一般大。
趕你走都沒地方說理去,畢竟不是賣拉麵的。
省大花園廣場商業圈,呂冬只是看了一下資料,就自動選擇放棄。
這個商圈依託數目龐大的省大學生形成,就目前來說,省大各個院系不斷外遷,學生數量驟降,短期內的人流量會是個問題。
呂冬最先淘汰人民商場和省大商業圈,後面就是大觀園與步行街二選一。
就他個人來說,更傾向於步行街。
店鋪地址的選擇與目標客戶群體息息相關,餐飲行業不同的經營型別,往往有不同的消費群體,甚至南轅北轍。
有些店鋪,開在鬧市區,還不如偏僻的地方,比如呂家村的滷肉絕味店,更適合深入居民區,而不是在商業繁華地段。
還有高檔的酒店,同樣不適合鬧市區。
這些店開在繁華的商業區,還不如去偏僻些的特定區域。
漢堡皇、麻辣燙和火鍋店三項業務,針對的都是大眾群體,甚至可以說是年輕消費者群體和家庭使用者們,所以在開店地址的選擇上,肯定要選人潮湧動的地方。
年輕人和帶著兒童的家庭經常光顧,附近適合這一人群遊玩,又能逛街購物的需求等等。
毫無疑問,泉南步行街最為適合。
還有一點優勢,這種店開起來,最好能實現二十年不變。
比起後期落寞的大觀園和人民商場,泉南步行街稱得上長盛不衰。
呂冬看完資料,問道:“老杜,讓你選你選哪裡?”
杜小兵直接說道:“步行街!”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