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三章 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大國重坦,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輛?這輛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啊!
從這裡看過去,可以看到這就是一輛普通的輪式步兵戰車,如果唯一覺得奇怪的,就是在車體中部上方,買有那個小炮塔而已,反倒是在前面右側增加了一個機槍,除了這個差距,沒看出別的來啊?
這輛車上,有迫擊炮?
聽起來總是感覺到有些奇怪的。
帶著這樣的想法,兩人靠近了,然後,就發現了有些奇怪,這個車的車頂,怎麼是這個樣子的?
“把車頂展開。”秦振華喊道。
於是,試車員把車頂給開啟了,頂部的裝甲蓋子,是向著兩邊摺疊開來的,和後世的渣土車差不多,當裡面的蓋子開啟之後,後半部分就變成敞篷的了。
“這,這,這。”於勝利連說了三個這字,最終也沒有說出什麼來,只是跟著就鑽了進去,他已經猜到了什麼。
果然,在這輛車的車體後部,原本給步兵班乘坐的空間裡,安裝了一門120毫米的迫擊炮!
國內的迫擊炮,型號並不多,尤其是這種120毫米的迫擊炮,在最初的時候,是從蘇聯相關產品上仿製而來的55式120毫米迫擊炮。
而到了六十年代,隨著工業科技的發展,國內又在55式120毫米迫擊炮的基礎上研發了64式120毫米迫擊炮,這款迫擊炮設計的主要目標就是減重!減輕了101千克重量,最終總重只有174千克。
這個只有,是和以前的近三百千克相比的,哪怕是輕了,依舊是174千克,這個重量,相比其他的迫擊炮,也是很重的了。
同時,在減輕了重量的同時,火炮結構也得到簡化,射擊穩定性也得以提高,成為了這種型號的主要裝備。
當然了,這款炮的劣勢也是明顯的。還是太重了,在山地環境中根本就沒法用!
所以,就在64式火炮設計的過程中,當時的祝老是炮兵工程學院副院長,他就指示了手下一名叫做唐治的研究人員開始了新型的輕型120毫米迫擊炮的研發,只可惜這個專案並沒有開發完成。
現在唯一能用的,還是這款64式迫擊炮,而現在,秦振華則把它搬到了己方的輪式步兵戰車中,而且,還是用最野蠻粗暴的方式搬過來的。
120毫米的迫擊炮太重了,步兵直接使用不方便,所以,那就乾脆像現在這樣,直接用輪式步兵戰車的底盤來裝了!
在剛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大家是想過要用炮塔的形式,一個全封閉的炮塔,代表著炮手可以更加安全地操作,不過同時,也意味著研發難度的大大增加,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就得專門開發一款大口徑的迫擊炮了!這種迫擊炮,必須是後裝炮彈才行,否則的話,在戰場上,還得有專門的裝彈手,從炮塔裡面出去,爬到炮管上去裝彈才行!
一機廠是造整車的,不是造炮的,所以乾脆就搞了這麼一個敞篷形式的了,幾乎有些二戰武器的感覺了。
如果是放到專家的眼裡,一定會大為斥責,如果是在二戰時期,敞篷的炮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現在都已經進入八十年代了,還搞這種東西,簡直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簡直就是在投機取巧!
但是,現在也只能是這麼搞,畢竟,不管再落後,也比步兵直接操作要好吧?步兵難道不是裸露在外面的戰場環境上嗎?這種操作方式,至少還有一個防護呢,而且,機動性還不錯。
其實,到了後世自然擁有了先進的自行迫擊炮,那種120毫米的自行迫擊榴彈炮,既能直射,也能曲射,全封閉炮塔,用的就是同樣的66底盤,那種武器系統,才算是真正的現代化了。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秦振華也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不錯,不錯,這輛車,咱們要了!”於勝利說道:“這兩輛,咱們都要,一個直瞄,一個曲射,兩個要是配合的話,拔除敵人的火力點,那就更容易了!”
“老於,你這麼猴急,也不等著我接著介紹?”秦振華說道:“咱們這輛迫擊炮車,最大的特點,還是加裝了先進的火控系統,上面還配備了專門用來解算彈道的計算機,相比人工,可算是輕鬆多了。”
秦振華說著這些,心中大為自豪。
既然是自行火炮,就得有自行火炮的特點,如果還要炮手手動去瞄準,解算射擊諸元,那還叫什麼自行火炮?
亮劍中的二柱子,靠著一個指頭就能測算,那不過是因為射程近,距離遠了之後,就得有新先進的火控系統才可以。
他們將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