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07張雲逸,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注意:此密電只發至縣長及大隊長上,中隊長以下用口傳達。
司令顏仁毅(私章)
由此看來(一)我軍是國家委任的正規軍隊,該顏仁毅稱我軍為“土匪”,實屬重大的侮辱我軍;(二)顏仁毅是奉令“肅剿”我軍;(三)江日“護送點驗委員至界碑集”之事實是已於3 月2 日午後10時以前即已定妥了的進攻我駐大橋指揮部之陰謀;(四)該部進攻我軍是有全盤佈置的。
又吳子常於3 月18日致安徽省政府民政廳之密電上曰:“東冬兩日新四軍乘我縣隊回防不及之際於大橋鎮、三關集、老人倉、得勝集、王回崗等處,□□□徵日(5 日)率縣隊及武裝民兵數千進取老人倉,驅逐大橋之某部大本營,與之一拼死而後已”。
吳又於徵日(5 日)特致民政廳一電雲:“職又(4 號)晨率常備二中隊出城將某部‘掃蕩’,並於石板集結武裝民眾數千分4 路向老倉進犯,經20餘里之小戰,某部節戰節退,戰至徵晨已停,職於徵日進佔老人倉,某部傷亡數十,我常備二中隊長吳均四戰亡,重傷3名,某部張雲逸、戴季英部計千餘人退在三官集、大橋矣。”
由此看來;(一)駐大橋、三關集、老人倉、得勝集、王回崗等處之部隊並非‘土匪’,而為新四軍,且為新四軍之大本營;(二)該縣長率常備隊兩中隊並集結武裝民眾數千‘掃蕩’我新四軍;(三)他分四路向老人倉進發,“且經20餘里之小戰”,我軍是節戰節退,該縣長進佔了老人倉,我軍傷亡數十,我軍張雲逸、戴季英退至三官集、大橋。由此證明是該縣長進攻我軍,而我即在傷亡數十之後,仍不斷思退,並不是我軍進攻他們。
由此看來是忍著避開的。
又顏仁毅在第五戰區第十二遊擊縱隊司令部3 月7 日午後7 時定遠參字第258 號命令說:(一)某部連日因友軍之壓迫,大部集結於大橋、王回崗、曹家崗、肖家墟一帶,有向西、北兩方突圍模樣。
(二)本部有堵截與清剿該部之任務。
(三)決以分進合擊之處置“殲滅該部”,茲區命於下:1 、著第一支隊(缺第二大隊)附迫〔擊〕炮2 門,以大橋為目標,以老人倉、大橋、馬家橋3 點集合,職向南搜尋推進;2 、著第一支隊第二大隊於老人倉附近地區選擇據點分向東南兩方面嚴密警戒,並掩護主力向前推進。
(四)第二支隊(缺第三大隊)附特務大隊迫〔擊〕炮2 門、重機關槍兩挺,以王回崗、曹家崗為目標,該支隊應作左側之部署:A 、以第一大隊沿胡村歐莊子之前前進……向譚家巷、王回崗之“股匪”嚴密監視。
B 、該支隊長親率主力沿張橋公路前進到達張橋後(子),即派一中隊在張橋南端佔領伏勢村莊向江巷梁園方面監視,再將主力向東南之湯楊坊、大河莊挺進以進擊王回崗“股匪”。
(五)王英珊大隊控制於高塘鋪附近。
由此看來:(一)我軍是因友軍之壓迫(即指受李本一軍之壓迫)彙集大橋,並未向任何友軍攻擊(此事實關係第七團從滁縣自動撤退至大橋附近與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為避免衝突而撤退也),我們要繼續向西北兩方撤退而沒任何進攻友軍之表示。(二)顏仁毅遊擊縱隊是要來“堵截”與“協剿”本軍;(三)顏仁毅之目的是要“殲滅”本軍;(四)顏仁毅之手段是以“分進合擊之處口”向我駐大橋及其附近之指揮部及各機關攻擊。
從這此檔案看來,反共派頑回派是有計劃的決心要消滅本軍,毫無疑問,本軍至此已不能夠再行退讓,如再退讓,本軍就只有死亡!因此,乃於3 月7 日對各路進攻我軍之反共武裝予以堅決的抵抗,乃將各路分別擊潰,繳槍數百支,俘獲數百人(向其解釋口官兵,施行釋放)。如是顏仁毅、吳子常等其勢兇兇的反共頭子,也只得抱頭鼠竄,滁縣之反共武裝,也被我軍全部擊潰;有嚴重漢奸嫌疑之縣長樊公紀也只逃之夭夭;南面的李本一也只能建築工事,固守不出。我想這不過是給這些反共英雄們以小小的教訓,他們反對我軍第一個計劃,已被打破了!
現在我軍已停止反擊,避免衝突,只要反共派頑固派,再不以武裝進攻我軍,則我軍也再不向他們還擊了,他們捎去與殺害我們之人員,我軍當然希望釋放與撫卹。本軍在此異族敵人深入國土,民族危機深重之際,是絕不願意向一切抗日父老磨擦的,只有在被迫不得已時才予以抵抗!這是我軍一貫的主張。
但是,事情並不能就此了結,衝突似有再行擴大之勢!被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