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終結卷),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嘉於是東與燕國合兵,屯軍於上谷。

再說燕國。自從太子丹逃亡而歸,日夜思報咸陽受辱之仇。隨著秦國軍事行動的節節勝利,眼看秦國的兵鋒即將臨於燕國,燕國君臣上下皆惶惶不可終日。太子丹報仇之心越發急迫,於是陰養勇士,欲用為刺客,伺機刺殺秦王嬴政。

燕國有處士田光先生,當年曾以勇力膽略聞名於國中,如今年歲雖高,積威猶在。太子丹與田光相謀,欲請其出山,擔當刺秦大任。田光推辭道:“臣老也,不堪為太子用。”太子丹又指門下諸客,問誰人可擔此任。田光道,“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秦舞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恐皆非成事之人。”太子丹大急,道,“此三子皆勇冠燕國。倘不可用,則再無可用之人也。”

田光道,“臣知一人,姓荊名軻,可為太子使也。”

太子丹道,“世間竟有人勇逾此三子乎?”

田光道,“荊軻乃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豈此三子所能比。”

太子丹大喜,乃召荊軻,避席頓首曰:“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禍將至燕。燕小弱,數困於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縱。丹之私計愚,願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誠得劫秦王,使悉返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若不可,因而刺殺之。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縱,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委命,唯荊卿留意焉。”

荊軻許諾。太子丹乃尊荊軻為上卿,舍上舍,日造門下,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

太子丹欲得荊軻之忠心死力,對荊軻可謂是曲意奉迎、下足血本。曾與荊軻同遊東宮池,荊軻拾瓦投龜,太子丹捧金丸進之,讓荊軻拿金丸投龜。又共乘千里馬,荊軻道,“千里馬肝美。” 太子丹即殺馬進肝。又置酒於華陽臺,有美人鼓琴,荊軻讚道,“好手也。”太子丹即斷美人之手,以玉盤盛之,獻於荊軻。

荊軻在燕國有兩個死黨——狗屠和高漸離。在荊軻被太子丹寵遇之前,三人常飲酒於燕市,飲至酒酣,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歌罷又相對而泣,旁若無人。荊軻喜讀書擊劍,高漸離善於擊築,可狗屠卻好像只會屠狗,和荊軻以及高漸離分明是兩路人。這三人能結為死黨,讓時人頗是詫異。

狗屠者,來燕國十多年,人皆不知其姓名來歷。狗屠為人木訥本分,毫無特異之處,荊軻、高漸離卻欣然與之遊,而且對狗屠極為敬重,每有行事,皆與狗屠商議。人也不解為何。

俗話說,革命靠自覺。太子丹本想等荊軻自動提出前往刺殺秦王的,但看看供養荊軻已是一年有餘,荊軻卻仍然沒有出發刺秦的打算,心中不免生疑。他倒不是養不起荊軻,他只是懷疑自己如此厚待荊軻,效果會不會適得其反?使其貪圖生之樂,反而不肯死?又見秦將王翦滅趙國,虜趙王,進兵至燕國南方邊界,對燕國虎視眈眈。亡國迫在眉睫,太子丹恐懼不安,再也沒了和荊軻慢慢周旋的耐心,乃以言挑荊軻道:“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3、荊軻(2)

荊軻見狗屠,道,“太子疑我無心刺秦,出言催促,今當急行入秦,以報太子。”

狗屠道,“秦王深居咸陽宮中,君何能得而見之?”

荊軻道,“軻為燕使,又持督亢之地圖,詐稱獻地於秦,願為藩臣,秦王必見軻。”

狗屠搖搖頭,道,“欲見秦王,須再帶一人頭顱入秦方可。”

荊軻奇道,“誰人之頭?”

狗屠道,“樊於期之頭。”

樊於期,本為秦將,當年隨公子成蟜謀反,失敗之後四處逃亡,眼下正在燕國政治避難,為太子丹所收容。

狗屠又道,“樊於期,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於期之首,再加以燕督亢之地圖,欲見秦王,易如反掌。”

荊軻道,“殺樊將軍,恐太子心不能忍。”

狗屠厲聲道,“倘太子不忍,君當往見樊於期,命其將首級拱手相送。如樊於期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何面目苟活天地之間?偷生至今,已是邀天之幸。”

荊軻與狗屠意氣相交,對其底細卻並不瞭解,見狗屠音聲激烈,似與樊於期有深仇大恨,正待開口相問,狗屠卻也自知失態,又改口道,“王翦領數十萬大軍,屯於燕國南方邊境,所為何來?王翦剛剛滅趙,接下來,自然就是要併吞燕國。秦王要的,是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