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終結卷),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能繼續立足於朝堂之上?”

張讓低頭飲酒,不能接話。

李斯再道,“當今之時,為丞相計,惟有外結秦國,方可顯重於韓,自固朝堂之上。丞相老成深算,其中關竅,自不必李斯細言。”

張讓神色複雜,不能決斷。李斯又道,“人無近慮;必有遠憂。或者五年,或者十年,秦必亡韓也。丞相洞察高遠,當未雨綢繆,早為自謀之計。今韓王可逆強秦,丞相則不可。何以言之?韓王逆強秦,韓亡之後,雖不能再為諸侯,猶不失封君食邑,安保富貴。丞相逆強秦,一旦韓亡,欲安所歸乎?休論富貴,恐怕性命也將難保。今若丞相依順強秦,為秦籌謀。李斯甚得秦王之信,可代秦王許諾於君。韓亡之後,君家可富貴常有,門楣不墜。願早定大計,作智者之選。”

強龍壓過地頭蛇。在李斯強大的攻勢面前,張讓不能抵擋,只是浩然長嘆,道,“張氏一門,五世相韓,嗚呼,五世相韓……”

李斯知道張讓已經崩潰,於是道,“李斯再問,韓王不見李斯,等趙國的訊息否?”

張讓道,“不是等一國的訊息,是等四國的訊息。今韓非鼓動趙燕齊楚四國合縱,欲起而攻秦。合縱成與不成,這幾日即可見得分曉。”

李斯道,“果不出我所料。然而韓非口吃,遊說四國,恐非其所能為也。”

張讓道,“韓非首倡合縱,主持者卻另有其人。”

李斯奇道,“何人?”

張讓道,“姚賈是也。姚賈,趙王之臣,其才不在當年蘇秦、張儀之下。”

李斯冷笑道,“每回諸侯合縱,最後割地受辱的,通常總是韓國。為今之計,李斯必見韓王,不可使其為韓非所誤也。丞相為我謀之。”

張讓應承道,“貴臣稍待,容我周旋。”

張讓去後,李斯使人火速回報咸陽,告以四國合縱之事。接下來,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只有繼續留在驛館等待觀望。見不到韓王,再大的本事也是白搭。

兩日之後,風雲突變。張讓深夜來訪,劈頭便道,“貴臣請速速回秦。”

李斯見張讓一臉慌張,於是問道,“莫非有甚變故?”

張讓道,“韓王要殺你了。”

一言即出,李斯大驚失色,如聞霹靂。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6、上書(1)

且說韓王將殺李斯,李斯聽聞之後,第一反應不是恐懼,而是震驚。震驚過後,又是大搖其頭,以為此事愚蠢而不可理喻。他李斯可是隨便就能殺得的?難道韓王就沒想過殺他所帶來的恐怖後果?對韓王這一荒謬透頂的決定,也許只能如此解釋——兔子急了亂咬人。

李斯鎮定下來,徐徐問道,“韓王欲殺李斯,丞相從何而知?”

張讓道,“今日四國傳書至韓,合縱已成定局。今趙國正聚集兵士,預備從韓國借道,興師伐秦。最早明日,恐怕韓王就將派人前來取君性命。”

李斯點頭道,“我知之也。韓王欲殺李斯,以示與秦國決裂之決心,取信於四國也。”

張讓道,“正是。韓王殺貴臣以絕秦好,示以與四國同心,四國聯軍一出,韓師從而響應,共伐強秦。時不我待,貴臣還請連夜出城,以免無辜殉身。”

李斯仰天長笑,笑中飽含譏誚和憤懣。韓王要殺他,難道又是韓非的主意不成?韓非啊韓非,你是不是早就對我起了殺心?你之所以拒不見我,是不是擔心見我之後,動了往日之情,從而對我下不了狠手?然而,也須怪你不得。你我各為其國,各為其主,本就容不得私情。

李斯怕死嗎?以前,他想當然地以為自己是怕的。但真當死亡近在眼前之時,他卻發現自己反而全無畏懼,因為他知道,在他背後,有整個秦國在支撐著他,守護著他。他在韓國流下的每一滴血,秦國和嬴政都必將替他千萬倍地討還。

張讓大惑不解,生死懸於一線,李斯怎麼還能笑得出來?於是催促道,“事不宜遲,貴臣儘早上路。沿途事宜,張某都已安排妥當,貴臣大可安心。”

李斯道,“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李斯使命猶然未了,豈能畏死而逃?告訴你,李斯哪裡也不去,就呆在這驛館裡。忠於事君者,內其祿而外其身。韓王欲取李斯性命,李斯於此靜候可以。”

張讓聞言臉色大變。李斯見狀,立即明白自己一時失言,他拿“忠君”二字來說事,無疑大大刺痛了張讓的神經,要知道,張讓前來救他性命,不僅是對韓王不忠,他簡直就是在背叛韓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