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終結卷),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刺繡文不如依市門。那麼,作一個商人如何?雖然受士大夫歧視,但畢竟真金白銀,實惠啊。
想到這裡,姚賈堅定地搖了搖頭。商人,積貨逐利,倒買倒賣,錙銖必較,終究類婆娘家,非大丈夫所為。要做生意,那就做最牛的生意。最牛的生意是什麼?莫過於販賣戰爭!一旦真能作到販賣戰爭,那就不再是商人,而是縱橫家了,一個更響亮更尊貴的名號。是的,我要像蘇秦和張儀那樣,大丈夫生不能為將,得為使,折衝口舌之間,足矣。
目標確定,姚賈從此勤學苦讀,學問大進。後來再有人拿偷東西這事來取笑他,他便不屑地說,“你懂什麼,我那不是在偷,是在作實驗。”
那人一臉壞笑地道,“是嗎,那你有什麼成果沒有?”
姚賈板著面孔,極其嚴肅地說道,“非其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
姚賈莊重的神態,讓取笑者也不得不收起笑臉,肅然起敬起來,知道對這小子從此當刮目相看。
數年之間,姚賈的名聲漸傳漸遠,魏王慕名召見。席間,魏王經不住群臣的慫恿,打趣姚賈道,“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先生窮困之時,曾為盜賊,莫非小人乎?”
姚賈大笑,道,“大王難道忘了,孔子還曾說過另外一句話。當年,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獸窮則齒,鳥窮則啄,人窮則詐。此天地生物之本性也。微臣在魏為盜,非微臣之過,實大王之過也。大王有過,不自反省,卻來笑我,不亦殆乎?”
魏王被反駁得啞口無言,然而終究口服心不服,雖然欣賞姚賈之才,但鑑於其不清白的過去,終究沒有重用。姚賈至韓,韓王也深服其才,卻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不肯重用。
姚賈遊說諸侯,最終碰到了趙悼襄王這個知己。趙悼襄王在當時的諸侯王中,算是個異數,對名節什麼的並不在乎。男人嘛,有才就行,所以他可以重用姚賈。女人嘛,有貌就好,所以,他能把一名邯鄲娼妓納入後宮,極盡愛寵,並將原來的嫡子趙嘉廢黜,將娼妓為他生的兒子趙遷立為嫡子,作王位的法定繼承人。
姚賈四國合縱成功,雄心勃勃,以為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和蘇秦那樣,佩六國相印,儼然是聯合國秘書長。趙王驅逐令下,無異晴天霹靂,將他的夢想擊得粉碎。趙國是不能呆了,接下來去哪裡呢?韓王、魏王的確重我,無奈兩國實在太弱,去了也無前途可言。一握之木,難有合拱之枝。汀濘之水,不容吞舟之魚。最好的選擇,只能是西去秦國。作不了蘇秦,那便作張儀。
人生最美好之事,莫過於to love someone and be loved in return。正當姚賈想去咸陽遊說嬴政之時,恰好也接到尉繚熱情洋溢的邀請信。姚賈覽信大喜,心知必是嬴政相召之意。於是,失敗的陰霾一掃而空,姚賈單人匹馬,毫不眷念地出邯鄲而去。
邯鄲城外,姚賈勒馬,回望趙王宮,冷冷說道,I’ll be back。
1、乘興而來
重視人才,歷來是秦國的優良傳統。姚賈成功地主持了四國合縱,其才能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證明。對這樣的人才,嬴政和李斯自然是志在必得,是以不惜賄賂郭開,將姚賈逼上咸陽。
關於姚賈來到咸陽之後的接待工作,嬴政和李斯已做了周密而細緻的安排。兩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姚賈,不僅僅是因為姚賈人才難得,他們的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他們要透過姚賈來秦這個契機,對秦國多年來的外交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便更好地為秦國的終極戰略——統一天下服務。
姚賈日夜兼程,到了咸陽,立即得到嬴政的親自接見。嬴政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先生啊先生,你可把寡人給害苦了。”
所謂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嬴政這句半玩笑半認真的話,一下子讓氣氛活躍起來。姚賈風塵僕僕地笑道,“姚賈當日為趙臣,食人之祿,忠人之事。讓大王不痛快,正是姚賈的職責所在。大王如此說,是對我姚賈的讚美了。”
到今天為止,天下七王,姚賈算是見全了,而且都是零距離觀察。天下七王,秦王最美,看來誠非虛言。另一方面,姚賈雖然早就知道嬴政是一個年輕的王,但真當嬴政那青春的面龐閃耀在眼前時,他還是忍不住暗暗吃驚。很難想象,地球上最強大的秦帝國,就掌控在這個才二十四歲的小夥子手裡。
文未必如其人,君卻必然似其國。嬴政的氣質,就是秦國的氣質,同樣的銳利、強悍、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