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4章 建廠,重生八零媳婦超兇,顧清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校是以蘇木的名義辦起來的,蘇木自然成了學校的校長。
她還作為兼職教師,給學生們上生理衛生課。
不過因為她自己還在上大學,也就一個月來一次,其他時候可以讓她們自習。
生理衛生對女孩子挺重要的,農村一般不會上這種課,初中又是和男生同班有些老師都不好意思講課,都是讓他們自己看。
現在這是女子學校,倒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
多讓女孩子們瞭解這方面的知識,讓她們瞭解自己的身體,也有保護自己的意識,這也是蘇木上課的目的。
蘇木把老師們集中在一起開了個會,說了當初辦這個學校的初衷。
當老師們看到校長這麼年輕都很驚訝,想不到她還只是個十九歲的孩子,卻有這樣的魄力去辦一個女子中學。
有些人懷疑她背後應該有人,不然她怎麼可能辦起一個學校來。
也有些人對她很佩服,畢竟要讓窮苦人家的女孩子有學上,還是全免費的,思想境界有多高,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暑假還有一個月時間,陸在川和蘇木把工藝品廠也辦了起來。
之前兩個月,陸在川已經在省城註冊了一家外貿公司,還去京城參加了外貿訂貨會,瞭解了很多國外在工藝品方面的需求,像藤編的籃子、乾花、竹製品等都很受歡迎。
他還帶了蘇木之前的刺繡品和扎染布料做的桌布、圍巾等,有國外客戶很喜歡,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訂單。
工藝品廠開起來,附近很多中年婦女過來找工作。
蘇木請了苗寨裡最厲害的刺繡阿婆過來教他們做繡品,還用自己織的布做扎染,裁剪成各種成品。
方巾、頭巾、布袋、圍巾等,蘇木加入了後世一些現代的元素,給國外的客戶寄了樣品,客戶很喜歡,訂單馬上多了起來。
蘇木又請了苗寨裡的銀匠師傅過來,訂製一些歐美元素的銀飾品,物美價廉,聽說在國外很受歡迎。
這期間也有一些學校學生過來,都是一些成績優異但家裡實在窮得沒辦法讀不上書的女孩子。
當她們看到這麼好的學校的時候都很驚訝,當然也有人懷疑在這樣一個新學校能不能考上大學。
可是沒辦法,能來這讀書總比沒書讀好,所以有些人也是報著試一試的想法。
有些送孩子過來的家長聽說這邊在招工,也決定一起留下來,一來可以照看一下孩子,二來也可以賺一點錢。
不過他們就要自己去當地租房子住,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等八月底,第一批報上名的女孩子都來了。
一共才四十多人,想到是第一批要抓質量,還是開了兩個班。
而且都是高一。
蘇木是想從高一開始自己帶一批學生出來,這樣以後有學生考上大學就完全是自己學校的成績。
如果直接收高二、高三的孩子,成績就不好算了。
期初這麼少學生也挺好,壓力會比較小,老師也比較輕鬆。
只有這些學生老師們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們身上,而且他們也想教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來,個個幹勁十足。
有一個省城來的老師,說可以聯絡以前的學校幫忙訂購一些輔導資料和試卷等,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成績。
開學之後蘇木回了醫科大學,參加了大二的考試,透過後依舊和廖叔平在搞苗醫藥的專案。
七月的時候她已經透過了個體行醫資格考試,可以為人看病。
不過她暫時還沒那個精力,還沒開始行醫。
工藝品廠的生意如火如荼,學生在課餘時間,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廠裡勤工儉學,賺一點錢回家。
大家都很高興,又能上學又能賺錢,真是一個好學校。
很多學生的家長也來廠裡做工,倒比以前在鄉下生活更好了。
陸在川透過一個國外客戶又接到了一批製作乾花的訂單。
在廠後的空地裡種起了一大片薰衣草,還有麥田。
“你說種麥子幹嘛?我們南方能種麥子嗎?不是都是種水稻?”有人問。
“而且我們這是廠,還種糧食幹嘛,又不能賣糧食。”
“不知道,可能有什麼用吧?”
也有老師問陸在川這個問題,陸在川微笑,“這是要做工藝品。並不是要打糧食,而是等長出麥穗就直接連桿收割下來,經過乾燥消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