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顛覆笑傲江湖,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嶽守正拜見華山派凌老爺子,弟子願拜在華山門下,請凌老爺子恩准”。
嶽不群悠悠一嘆:記得當時師父走到凌祖師面前,對他老人家說:“師父,這孩子是藍田縣嶽進士的小公子,因嶽進士給朝廷上條陳,列舉陝西鹽監劉剝皮盤剝百姓十大罪狀,被劉剝皮派人殺了他全家,弟子恰巧路過,救了這孩子上山”。
當時凌祖師聽了只是遙遙一拂袖吧?唉!他老人家的內功好生精湛,華山上下無人能望其項背,也不知自已此生能否練到那般境界。那時年幼,還道那老人家是活神仙呢,只是被他一拂,自已就騰雲駕霧般飛了起來,輕飄飄立在地上。
凌祖師問道:“嶽守正?守正不阿嗎?你為什麼要拜到華山門下?”當時自已怎麼回答的來著?對了,自已豪不畏懼地大聲說:“是!爹爹為我取名叫守正,他說做人就要倨傲不遜、守正不阿。華山派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加入華山派,長大了行俠仗義、扶弱鋤強,將我華山派發揚光大”。
凌祖師聽了哈哈大笑,花白的鬍子都飄了起來,笑謂左右道:“我華山派高手如雲,五嶽諸劍派之中排名第一,這孩子還要發揚光大,那豈不是要蓋過少林、武當去了?”堂下好多位師伯師叔頓時轟堂大笑。
凌師祖旁邊坐著的好象是師叔祖凌宵劍客蕭逸塵吧?他是劍宗的領袖人物,那時劍、氣二宗雖然為了本門武學應該以劍為主還是以氣為主,時常爭論的面紅耳赤,但是還不曾傷了自家人和氣,蕭師祖和凌師祖還是交情極好的師兄弟。他當時大笑著對自已說了一句:“好小子,有志氣,少林武當為什麼便不能超越了?師兄,我看這孩子根骨頗佳,是個可造之材”。
凌師祖聽了笑著說:“好,我便允你入我華山門下,就做不字輩弟子吧,守正不阿,嗯,嶽不阿不好聽,就改名叫做嶽不群吧,我華山門下不但要守正不阿,還要卓爾不群!”
當時自已好象就站在這個位置上,跪下磕頭時,旁邊有個小女孩兒在嘻嘻地在笑,偷眼去瞧,是個拖著兩筒鼻涕的四五歲小女孩兒,旁邊跑過來一位好美好美的師叔,抱起她嗔道:“中則,你又到處亂跑,再不聽話師父要打你屁股啦!”小女孩兒要哭,旁邊的劉師伯就過去扮鬼臉兒逗她。
後來才知道那小女孩兒是自已的師妹甯中則,那位極漂亮的師叔是凌師祖最寵愛的小女兒,叫凌清葉,好多師伯師叔都喜歡她……
可惜後來又因為爭論劍、氣主次,在比武時那位劉師伯錯手殺了凌師叔,就是從那時起,劍、氣之爭愈演愈烈,變得涇渭分明、勢不兩立……
嶽不群喟然一嘆,收起思緒,忽然雙膝一曲,向“劍氣衝宵”四字拜了下去,眾人見了都大吃一驚。
嶽不群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見及眾人驚異的眼光,平靜地笑道:“大家都知道劍氣二宗同根同源,都是華山派祖師爺一脈相傳,後來因武功主從之分自家人才越爭越烈,同門相殘。
凌祖師痛定思痛,為了警醒後代門人,才將“劍氣衝宵”撤去,換上了“正氣堂”,但這四字乃是我華山一脈開山祖師爺親筆所書,不群雖與劍宗同源各立一宗,見了這四字如見祖師,怎能不拜?“
方生、衝風、定逸、劉正風等人聽了不禁連連點頭,對君子劍大為感佩,此人胸襟氣度實非一般人可以比擬,君子坦蕩蕩,若是三十年前華山派掌門是由此人擔當,怎麼會因門戶內對武學之爭演至刀兵相見?
路易莎見了突然對田伯光道:“這位嶽先生很好,吳先生也很好!”,田伯光奇道:“什麼很好?”,路易莎認真地道:“父親告訴我,看一個人的心術,要看他的眼神。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你的朋友吳先生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作為他的競爭對手,嶽先生也很了不起”。
田伯光聽了心中不忿,忍不住高聲道:“劍、氣二宗絕裂,華山凌掌門棄了‘劍氣衝宵’而取‘正氣堂’,嶽掌門今日拜在‘劍氣衝宵’匾下,可是承認劍在氣之上了麼?”
嶽不群自學了獨孤九劍,眼界大開,心中實也隱隱有些明白江湖上那麼多以劍為兵器的門派,獨有華山派非要分出個氣主劍從的結果來,實在有些好笑,華山劍氣雙絕何必非要自已分個高下?
精妙的劍術配合高深的內功,內氣如火,劍招如風,風助火勢,火藉狂風,兩者相輔相成,實是缺一不可,不過這番認知與他數十年來堅持的信念實是背道而馳,若是說出來豈不成了華山氣宗的千古罪人,因此深埋心底是萬萬不肯說出來的。
此時聽人詰問,轉首看見是牆角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