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顛覆笑傲江湖,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要使力的,力小便傾於巧,力大便傾於拙,若力大而巧,還有何人能敵?
自已學了獨孤九劍的劍意,便是掌握了巧的技藝,如何才能將自已的力融入這大巧之中?他心中似有所悟,忽然想道:以此看來,武功一道,仍是以內力為本,力為源,諸般兵器是力之表象,那麼有力又何必一定要執著於劍?用之於槍、於棍、於刀,又有何不可?
獨孤求敗草木竹石皆可為劍,只因他前半生用的是劍,世人便以劍之利來形容他無劍勝有劍的厲害而已,至少那圓圓的一塊石頭,使出來便絕對不可能是劍法。他的內力既深不可測,又已了悟至深的搏擊之理,所以臻至草木竹石皆可殺人之境罷了,而非一定要用的是劍法呀。
吳天德驚喜地躍起,心中好象有些明白了:獨孤前輩傳下這獨孤九劍來,頭一道要義便是信手揮灑,興之所至,難道這信手揮灑,還規定必須揮的是劍?這無招,還規定了必須是劍法的無招麼?獨孤九劍的劍理,是一種極高明的武功搏擊理論,放之任何一種兵器上都應該行得通才對,自已怎麼一直就想著怎麼將九劍的劍招融入刀法呢?
化九劍劍意於萬物捕擊之理,自可自出機杼!這幾日來拘泥於九劍固有的種種變化,不敢改變、不敢取捨,難怪毫無進展。古人無論多麼豁達,骨子裡多多少少都有些祖宗家法不可違、祖制不可改的觀念,自已一個現代人怎麼也象他們這般肓目崇拜託,獨孤九劍便高高供在神壇之上,永不可改麼?
哈哈,我便將它拿來大膽取捨,將不適合我武功特點的統統棄之,適合我武功特點的大膽取用,因材施料,大膽創新,縱然一時還不完善,也必然較之現在拘泥不捨,進退兩難的狀況要有所突破,進境神速!吳天德想至此處,不禁哈哈大笑。
********
嶽不群正在濯劍池旁苦苦練習獨孤九劍。風清揚昔日雖不許令狐沖對人說起自已名字和這套劍法的武功名稱,卻並沒有禁止他傳出這套劍法。因此嶽不群雖聽過獨孤九劍的名字,卻不知自已練的正是當年風清揚持之縱橫天下的獨孤九劍。
令狐沖以前不向師父提起自已偶遇奇人學到神功的事,實因若對師父提起,卻連劍法和傳藝之人的名字都說不出來,未免惹師父生氣。在他心目中,師父是天下間最正直的謙謙君子,縱然見了這套武功的厲害,也不會意動,因此乾脆不提。
以令狐沖的性子,從小便以師父為榜樣,學武功、學做人,若未得授藝之人的允許,原本便是刀劍加頸,受盡種種侮辱,也決不會對人吐露隻言片語和。但他那日聽到師父心憂華山派前程,竟要和師孃退出華山派,舍卻一身清譽俠名,殺上朝陽峰與敵偕盡,來為自已爭取中興華山派的時間,一時激動便將這套劍法說了出來。
在他心中,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風老前輩一定是正道武林的前輩名宿,而自已的師父是當今武林難得的俠義人士,那位前輩既然能將劍法傳予自已,想必他老人家有朝一日知道自已為解華山派安危,將劍法傳予師父也一定會欣然答應,所以心中坦蕩。
他心中唯一擔憂的是:華山劍宗的掌門吳大哥,在他心中也是一條鐵錚錚的漢子,如今師父和吳大哥都懂得了獨孤九劍,以自已師父的高深內力,說不定還要超過吳大哥。師父是謙謙君子,只要不危及到華山派的生死存亡,他老人家一定不會為難華山劍宗,只不知吳大哥會不會也這樣想。
劍宗、氣宗原本便是一脈相傳,血濃於水,最好是相安無事,千萬不要再起衝突。令狐沖暗暗決定找機會去見一見吳大哥,如果他這位劍宗掌門同意,兩派一定可以各自發展,和平相處,而不會彼此軋壓,自相殘殺。
獨孤九劍在嶽不群手中使來,遠比令狐沖更加高明。此時的令狐沖,連紫霞神功也沒有學過,不象原來原展那樣懂得吸星大法、吸取了黑白子內力,因此嶽不群雖學劍比他晚,威力卻比他大得多。
獨孤九劍的運用,全憑臨敵發揮,敵強我強,風清揚當日曾對吳天德評價嶽不群,說他拘泥不化,不知變通,其實卻是大大的看錯了他。嶽不群身為氣宗傑出弟子,於武功一道悟性極高。
當年劍氣二宗勢成水火,若是稍稍露出欣賞劍宗之意,立時便被同門摒棄,惹來殺身之禍,嶽不群自然惺惺作態,不敢越了氣宗武學的規矩一步。
待後來他坐了氣宗掌門,更要以身作則和劍宗劃清界線。但他嘴上不說,心中對劍宗功夫實也暗暗欣賞,私下裡更將劍宗一些精妙的武功招數暗自練習,時常慨嘆劍宗絕學失傳大半,否則以精妙的劍術配合紫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