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部分,顛覆笑傲江湖,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見天寒夜冷,起火取暖,另外埋灶做飯也要生火呀,今天下了雨,木柴潮溼,所以生起火來煙便大了些”。
定靜師太愕然道:“什麼?眾位軍爺來到見性峰上做什麼?”。鄭紹祖呲牙一笑,懶洋洋地道:“師太說錯了,不只是見性峰上,本將領了三千軍馬,峰頂只不過駐紮了一千人而已。奉巡撫大人令,山西境內盜匪橫行、嘯聚山林、為禍一方,特命本地駐軍上山習練,待習慣了山林作戰之後前去剿匪”。
定靜師太嚇了一跳,微怒道:“軍爺,這裡是恆山見性峰,是佛門聖地,這許多軍兵在這時操練,那如何使得?”
鄭紹祖翻了翻白眼道:“師太,佛門聖地也是大明的疆土呀,誰規定恆山不許練兵了?師太放心,我們呆的時間不長,等軍士們習慣了山中作戰便撤下去了”。
定靜師太聞言忍著氣道:“不知軍爺們要在山上操練多久?”,鄭紹祖擺手道:“不久,不久,最多也就一個月時間”,定靜師太聽了心中稍安,只聽鄭紹祖又道:“我們下了山第二批才來繼續練兵,三千三千的來,這六萬大軍有二十個月也就差不多啦”。
定靜師太驚得目瞪口呆,鄭紹祖不等她醒過神來,笑嘻嘻地拱了拱手,向妹子鄭萼深深地瞥了一眼,領著那幾名弓箭手轉身去了。
定靜師太運足目力往山林中望去,但見狼煙四起,有些官兵衣袍不整地四下胡亂砍著樹木,又有些人罵罵咧咧地追逐著林中被驚起四下亂跑的野獸,當真是烏煙瘴氣,一塌糊塗。
定靜師太瞠目道:“老天,這般老爺兵要在山上呆二十個月,這佛門聖地豈不被毀了麼?”她愣了半天神,才急忙趕回尼庵去尋掌門定閒商議。
鄭萼小姑娘十分聰明,她回山後已聽說定逸師叔的弟子儀琳,有個未婚夫來尋她還俗,弄得大鬧白雲庵刀劈觀世音,再聯想起那日在渾源縣城見到儀琳的父親不戒和尚的情形,對哥哥的來意頓時了悟,這種事她怎敢說出去,悄悄吐了吐舌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回庵去了。
定閒師太聽了師姐敘說了情形,沉吟片刻,抬頭瞧見定靜焦急模樣,忽然呵呵笑道:“師姐不必著急,事情未必便不可收拾,如果我所料不差,這些官兵必定是那位曾當過將軍的華山劍宗掌門耍的把戲,我想他也不會太過份,且過兩日再說”。
不料這位號稱不下恆山半步、便知天下大事的定閒師太,雖然猜出是吳天德調來的軍隊,卻未猜出這些老兵油子是什麼德性,這些人哪裡是上山來練兵的,整日裡無所事事,在恆山上竄下跳,偷雞摸狗,搞得大小寺廟一起糟殃。
定靜忍耐不住,聯合了其他幾位寺院的方丈、住持去山下縣上告了一狀,那位縣太爺又奸又滑,接了狀紙一打聽是山西巡撫丁紀楨親自下令調的兵,馬上就‘大病不起,奄奄一息’了,定靜師太無奈,又拿這些兵大爺毫無辦法,只好由得他們胡鬧。
不料這些官兵鬧了兩日,更加變本加厲起來,一大早定靜最小的俗家弟子秦絹就漲紅著臉跑來找她,說那些兵老爺們調戲她,做早課時,這邊剛剛誦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庵外便傳來官兵們不知從哪兒學來的俚語小調:“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見到了千萬要躲開……”。
定靜師太怒不可遏,衝出去找他們理論,那些大兵看見她出來鬨堂大笑道:“小和尚沒出來,到來了個老尼姑”。定靜師太頓時毛了心,也不怕惹來官兵報復,接連打倒了十來個官兵,這時那位鄭紹祖鄭大官人光著膀子出來了,指著一身的傷疤,將自已在福建平倭的英雄事蹟唾沫橫飛地講了小半個時辰,那些老兵油子也都脫了上衣,自我吹噓起來,有的連小時候爬樹刮傷的疤痕也說成抓賊平亂的功績。
定靜老尼姑站在一群光著膀子的大漢中間,瞧誰都是光輝無比的民族英雄,如果再動手打人簡直就是民族罪人了,無奈之下想想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於是又跑去找定閒商議。定閒也正苦惱,官兵、戲班子大鬧恆山的事,這幾日不止地方上的百姓人人知曉,便是江湖上也已傳遍,人人引為笑談。
有些江湖人乾脆跑到恆山來,看這些大兵怎麼折磨恆山派諸尼。閒極無聊時看見官兵打野味,還主動跑上去幫忙,和官兵們混熟了就暗暗給他們出招兒怎麼捉弄恆山弟子,彼此同流合汙,軍民關係空前緊密。
雖然吳天德極力撇清這件事和自已的關係,但是這些江湖人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已經都知道必是他暗中指使,吳天德的名聲一時響遍江湖,正派中人不以為然,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