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水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鬧東京(1),青天俠義傳,煙水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是大宋第四位皇帝趙禎親政的第三年,也是開封府尹包拯上任以來的第三年。新年伊始,就有一件讓趙禎十分高興,卻讓包拯十分頭痛的事情發生了。

這事還要從去年夏天說起。本來自“真命天子”一案落幕之後,整整一年的時間,大宋各地都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是老天爺要變臉,誰也料不到。就在去年夏天,陳州地界竟然遭遇了幾十年難遇的大旱災。一連數月滴雨未下,赤地千里,顆粒無收。百姓沒了糧食,吃光了樹皮草根,為求生路,最後只能拖家帶口,離鄉背井,到外地逃荒。

災情經州府上報,最終震動了京師。趙禎急忙召集大臣商議賑災事宜,最後經由眾臣推薦,皇帝欽點了當朝太師的二公子、安樂侯龐昱為欽差,奉旨去陳州放糧賑災。這龐昱一走兩個月,漸漸地就有些流言蜚語傳入了京城,稱這位安樂侯爺在陳州當地放糧,非但侵吞了賑災款,更是變本加厲地盤剝當地百姓。百姓有不服的,告到地方官。當地官員哪裡敢管欽差的事,更何況這位欽差還是太師的兒子,當朝的國舅,而且還是皇上親封的侯爺。百姓求告無門,龐昱更加變本加厲,為所欲為,在陳州當起了土皇帝,搶男霸女,無惡不作。

這些話傳到京中,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包拯不久也就得知了。其實按照包拯的想法,這些流言蜚語固然不可盡信,但是既然有了風聲,又涉及到了賑災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要讓皇上知道。而且過後還要再派人去陳州查明此事,以免傷害了百姓,也辜負了皇上救濟災民的心。

然而當包拯將這些流言整理成冊,稟告給皇上的時候,皇上竟什麼也沒說,只讓他不要去管。

“不管?”展昭微微皺眉,“這事發生的時候我不在京中,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個前因。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如果那些流言中所說的事情都是真的,皇上也不管嗎?”

公孫策眉頭微皺,看了包拯一眼,低聲道:“你說這裡面會不會有太師和龐——”

包拯臉色一沉,點頭道:“自從太后隱退,以前依附她的那些大臣,有一多半都轉投了太師。如今八賢王一心幫著皇上,太師在京中幾乎是一家獨大。皇上敬重他是兩朝老臣,對他又忠心,不願意捲了他的面子。再加上那位襄陽的大將軍——”

“大將軍?”展昭一皺眉,“包大哥,你們說的是龐大哥嗎?”

公孫策點了點頭,“龐昱是龐大哥的親弟弟,雖然這兄弟兩個一直不睦,但畢竟是親兄弟。這一年多以來,龐大哥一直呆在襄陽,連過年都沒有回來。皇上這邊就一直寵著龐昱,又是封官,又是封侯。龐昱如果真出了事,這兩個人之間,恐怕又是一場打不清的官司。”

展昭也皺了皺眉,“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龐昱昨日回京述職,今天就要過我們開封府拜訪。他到底想幹什麼?莫非是知道包大哥曾經在皇上面前提議過查賑陳州,所以上門來找麻煩了?”

包拯沒說話,公孫策卻笑道:“不會。就算龐昱果真如此魯莽,太師也不會讓他這樣做的。我想,他今日前來,有八成是為了示好。”

“示好?”

“沒錯。”包拯道,“這幾日在朝堂上,太師對我的態度竟然一反常態,也不針鋒相對了,什麼事都和和氣氣的。我正搞不懂呢,現在算是明白了。”

公孫策看著包拯的樣子,剛想笑著打趣幾句,便聽見外面通秉,說安樂侯到了。

“這麼快?”展昭一挑眉。

這邊包拯與公孫策帶領著展昭和眾校尉,開啟了開封府的正門,迎接安樂侯龐昱。卻不知此時在開封府門外不遠處的小巷子裡,另有四個手拿各色兵刃的壯士正虎視眈眈,滿臉厲色地盯著開封府的大門。

這四人高矮、胖瘦,長相各有不同。其中一個年紀稍長,已然是頭髮花白的老者。另一個身高臂長,年紀不過三十五六歲,面如重棗,神情陰沉。這二位手中都拿著單刀,年紀較大的那個臉上略顯焦急,甚至有幾分猶豫,而那個高個的漢子面無表情,握刀的雙手因為用力過猛已然泛白,雙眸之中一片陰冷。

剩下的兩個年紀都不大,也就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一個胖,一個瘦。那個胖子一看就是個耿直的性子,手裡也拿著一把刀,胸脯起伏,想是正壓抑著滿腔的怒火。那個瘦子年紀最小,相貌雖不出眾,個頭也是四個人中最矮小的,但是一雙眼睛透著十分的精明。這個小個子的手中拿著一副古怪的兵刃,名叫分水峨嵋刺。這種兵刃十分小巧,適合近身搏鬥,在陸地上並沒有很好的施展空間,但是一旦到了水裡,就能成為致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