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永基記,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起來一副極為憨厚的人,但是總讓一邊的永基覺得,這人不傻。
“西藏土司不必多禮,請起,”乾隆視線停留在巴勒奔的額際以上,卻是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他慢慢的站起身,“宮裡最近剛好找來一些梨園名伶,巴勒奔遠道而來,不如與朕同去觀賞?”
“這是巴勒奔的榮幸,”巴勒奔自然不會拒絕這樣的機會。他見帝王從金階上走下,便往旁邊一退,誰知竟站到了幾個年輕人中間,微微瞥到這幾人腰間的黃帶子,他心下明白,這幾人怕是大清的皇子。
乾隆走到巴勒奔身前時,腳步微微一頓,視線落到眾皇子中間,“永基,到朕身邊來。”
“是,皇阿瑪,”永基絲毫沒有偷跑出乾清宮的心虛,皇子風範展露無遺,幾步走到乾隆身後,俊俏的臉上帶了一絲淺淡的笑意,一身風流讓人說不出的舒適。
“你們也跟上,”乾隆瞥了眼其他兒子,邁開步子往外走。
幾位皇子你看我我看你,沉默的跟上去,巴勒奔這才跟在幾位皇子後面往外走,其次便是幾位軍機處的大臣,至於其他的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小妾去。
原本用來當做戲臺的漱芳齋後來做了還珠格格的寢居,如今還珠格格已經病亡,內務府總管便譴人把漱芳齋翻修一次,重新建成戲樓,如今更為精緻漂亮,讓巴勒奔見了後,心生讚賞。心下想,不愧是皇室,就連屋樑上的雕花也是栩栩如生,這大清的能工巧匠著實厲害。
來著為客,巴勒奔的的位置安排在乾隆身邊,乾隆位置局正中,另外一邊坐著的人便是永基,與乾隆不同的是,永基的椅子有些特別,椅背上鑲有軟綿綿的靠背,下面還有一個坐墊,讓人一眼瞧去都覺得萬分舒適。
“這是朕的第十二子,前些日子因為救駕差點喪了性命,今日還是他重傷後第一次出乾清宮,年輕人總是活力無限,朕這個做皇阿瑪的倒是替他擔憂著了,”說者有心,聽者更是有心。
巴勒奔心知這位皇子便是乾隆帝最看重的兒子,便不免多看了此人兩眼,只見其容貌俊俏,即使受傷舉手投足間也帶著說不出的風華,現在得了乾隆帝如此恩寵的話,也不見他面上有半分起伏,實在是深不可測。
而其他大臣已經把永基看成了未來的帝王,言行間更是小心翼翼。
至於永基,他倒是沒有把乾隆這半關心,半是責備他的話放在心中。乾隆廢話更多的時候他都見過,這算是什麼?
倒是一邊的小十一一臉崇拜的看著他,心想十二弟比他小上幾月,但是這氣度可是比他沉穩多了。
戲曲唱腔或急或緩,有時會弔著嗓子長咿一聲,實在是考驗戲子的唱功,巴勒奔見在場眾人大多都聽得津津有味,只得耐著性子聽這細細長長的調子,雖然他一點都不明白這其中的美妙在何處。
塞雅坐在巴勒奔身邊小小的打了一個哈欠,打完後意識到這裡不是西藏,便忙低下頭掩飾住。
停了近一個時辰的戲曲,巴勒奔終究是忍不住了,出言道,“皇上,聽聞朝中高手眾多,不知可否讓在下從西藏帶來的武士們討教一番。”他這次所來,的確是別有心思,想要探探大清下一輩之人有多大能耐。
永基恰好聽到這話,似乎猜出巴勒奔用意,不由得笑了笑,武力好並不代表著有能耐,就算他能以一抵百,在戰場上也決定不了勝負。靠這種方法來拼,似乎魯莽了些,更何況其人不過是一個西藏土司,竟然要來和大清的勇士比拼,這不等於知縣要與知府拼麼?
還是說,這西藏土司有別的心思?
乾隆聽了巴勒奔這話,抬眼看向巴勒奔,明明是這麼隨意一瞥,卻是讓巴勒奔遍體生寒。
“既是如此,也讓我手下的侍衛學學西藏兒郎們的本事,不過時已近午時,西藏土司遠道而來,不若先用了午膳休息一番再互相學習?”乾隆這話便是把另有一層意思了,巴勒奔心中明白,卻不敢再多言,只道,“多謝皇上。”
午膳擺在太和殿外的中和殿上,膳桌皆是兩人桌,擺法是左右兩排,正上方擺著一張膳桌便是帝王座。來者是客,巴勒奔與塞雅安排在右邊的第一張膳桌,依次往下便是列為重臣,他們對面那一排坐著的便是皇親貴族,而坐在首位的便是十二阿哥永基。
這種宴席之上,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在君臣共飲一杯後,巴勒奔便向乾隆敬了一杯酒,乾隆喝下,放下酒杯後卻對左首位置道,“永基傷未痊癒,且記得不可飲酒。”
乾隆這一句話,王孫公子們全部打消了去給十二阿哥敬酒的心思,但是卻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