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清虛,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卻依然無法傷得蚩尤分毫。眾人一時極為無奈,就在此時只聽半空之上傳來數聲龍吟,眾人抬頭看去,只見一童子趕著五匹龍馬從天而降,蚩尤看見這五匹龍馬卻是臉色大變。只聽那童子上前對黃帝說道:“火雲宮兩位聖皇命我送來五匹龍馬以裂蚩尤,黃帝大喜,忙令眾人將蚩尤的四肢和頭顱系在龍馬身上,命五位族民向五個方向驅趕龍馬,只聽那五匹龍馬一聲長嘶,便開始向五個方向跑起,蚩尤身上也想起了吱吱嘎嘎的聲響,可就是無法將蚩尤殺死。
黃帝見狀從刀斧手手中去過軒轅劍,對著蚩尤頸部及四肢連線處接連刺出五劍,只聽得蚩尤一聲大喊,整個整個身子被分成六份,就算這樣蚩尤也還未死,只聽蚩尤笑道:“軒轅小兒,你能耐我何,而且那分成六份的屍體竟然有漸漸複合的樣子,黃帝大驚,忙讓人將五匹龍馬趕往六方極遠之地,埋于山下,並由幾位修士聯手佈下封印陣法,將蚩尤的六份屍體封印在大山之下,使其用不能複合。
自此黃帝在真正得到了洪荒人族所有部落的認可,成為正真的天下共主。
而就在黃帝剛剛處死蚩尤之後便得到訊息,神農的兒子榆罔不服自己接任人皇之位,趁自己剛打敗蚩尤實力損傷之時起兵叛亂。
第二卷 人族當興
第十四章 千般辛勞皆為民
黃帝將蚩尤斬殺之後便馬放南山,準備休養生息,不料炎帝神農氏之子榆罔趁黃帝打敗蚩尤實力大損之時開始大肆進攻黃帝,意圖將黃帝趕下人皇之位,自己成為新的人皇,黃帝不能容忍剛剛安定下來的天下再次發生大亂,遂起兵攻打榆罔黃帝用周鳥鶚、鷹顫為旗幟,以熊黑虎豹為前驅,與榆岡戰於版泉之野。歷經三戰,打敗了榆岡。黃帝降封炎帝姜榆罔為諸侯,將他封在洛水盧氏城。姜榆罔不肯受封,率家人遷徙江南,後定居於湖南茶鄉,以醫為業,救死扶傷,深得當地百姓厚愛。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討伐。前後共經52戰,天下始歸一統。
天下一統之後黃帝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同時還發明各種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發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則做了鞋子。百姓們從此不再穿獸皮樹皮。黃帝還依浮葉飄於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於水上。又根據轉蓬的道理髮明瞭車輔,便利了交通。黃雍父發明了春,黃帝接著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飯烹粥。以後又造屋室,築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處。黃帝又與歧伯作內外經,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癒。他還確定了天下萬物的名稱,劃分星度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紀日,以子醜十二辰來紀月,而六旬為一甲子。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嫘祖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面板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尊稱為嫫母。這一切改變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卞圖,放到他面前,黃帝連忙拜受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是大祥的徵兆。後來,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詢問天老。天老回答道:“陛下試往河邊視之,天其授帝圖乎?”黃帝便與天老等遊於河洛之間,沉璧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初是一連三日大霧。之後;又是七日七夜大雨。然後,一條大魚溯流而上,揹負白圖箱蘭葉龜文,近岸踴躍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魚翻遊而去。帝又望河拜謝。舒展視之,名曰《圖籙》。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駕回朝。
至次日升殿,群臣朝畢,黃帝問群臣道:“昔聞伏羲帝始受《河圖》,得其五要,設靈臺,立五官,以敘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圖》,內與前《河圖》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書,以傳後世,朕何敢不從耶!”即命羲和佔日月之出沒,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