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清虛,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鳳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時之樂,則目眩多色,耳聽淫聲,沉湎酒色,遊於苑圃,獵于山林,此乃無道敗亡之象也。老臣身為首相,位列朝綱,侍君三世,不得不啟陛下。臣願陛下:進賢,退不肖,修行仁義,通達道德,則和氣貫於天下,自然民富財豐,天下太平,四海雍熙,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況今北海乾戈未息,正宜修其德,愛其民,惜其財費,重其使令,雖堯、舜不過如是;又何必區區選侍,然後為樂哉?臣愚不識忌諱,望祈容納。”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五章 帝失德蘇護反商
紂王聞言心中大怒,想到:“這老匹夫,仗著自己乃是三朝老臣,前日寡人在女媧廟題詩,旨在讚賞女媧娘娘的絕世天顏,他卻偏偏要帶著群臣上諫,嘮叨不休,擾的寡人不得片刻安寧,今日寡人亦不過是欲選幾個美人陪王伴駕,卻又出來聒噪,實是可惡,當重重懲處一番!”
然心中卻又有另外一個聲音說道:“這商榮乃是先帝留下的紘股重臣,向來忠心體國,他卻如何會害我。”心中兩種想法不斷變換,帝辛臉上神色也是變幻不定。
群臣都為老相爺捏著一把冷汗,只因近日來,準體所下的惑心之術,慢慢的壓制了帝辛的真龍之氣,帝辛變得越來越暴躁,近數日之間已然杖殺了多名宮女、宮人。
良久,帝辛的理智到底還是戰勝了惡念,說道:“卿言甚善,寡人適才所言作罷。”言罷,群臣退朝,擺駕還宮。
這邊帝辛欲選美被商榮所阻,且不說。只說清虛自被女媧娘娘逐出媧皇宮,便知娘娘主意已決,已非是自己所能左右,便黯然回到王屋山。
本還欲前去將那軒轅墳三妖斬殺,卻又想到,斬殺三妖容易,可娘娘又會派他人前去,依然無用,還平白惡了女媧娘娘。對截教反而更加不利。
欲將自己被準提所阻,以及帝辛之變化告知女媧娘娘,卻又想到,聖人行事,必然精密無比,恐怕準提早將一切安排妥當,縱然讓女媧娘娘去查,多半也查不出什麼來,不由得心中一片黯然。
清虛想到此處便不在多想,只專心準備即將到來的封神之戰。
轉眼間已然到了帝辛八年,這年四月乃是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的日子,天下諸侯皆到朝歌朝拜天子。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各諸侯俱知此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正所謂“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就是東伯侯姜桓楚,以國丈之尊也是不得不屈尊前往。可是這其中有一位諸侯,姓蘇名護,乃冀州侯,乃是炎帝神農氏嫡系後裔。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裡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
到朝見那日,帝辛上朝,一眾文武參拜完畢之後。有中官上前奏道:“今年乃是朝駕之年,天下諸侯皆在午門外朝賀,聽候陛下發落。”
帝辛向首相商榮詢問當如何處理。
商榮出班奏道:“陛下可宣四鎮首領諸侯面君,採問民風土俗,淳龐澆兢,國治邦安;其餘諸侯俱在午門外朝賀。”
帝辛聞奏說道:“愛卿所言甚是。”轉首對中官言道:“宣四鎮首領諸侯上殿面聖,其餘眾人在午門外朝賀。”
侯在午門外的八百鎮諸侯聞詔,便在午門外山呼朝賀,而東、南、西、北四鎮首領諸侯整齊朝服,輕搖玉珮,進午門,行過九龍橋,至丹墀,山呼朝拜畢,俯伏於殿前,等候帝辛降旨。
帝辛讓四人起身後,便詢問民風土俗等事,四人按序回答,帝辛聞言龍顏大喜,命首相商容、亞相比干於顯慶殿治宴相待。四臣叩頭謝恩,離丹墀前至顯慶殿,相序筵宴。
帝辛退朝後便召來費仲、尤渾,問道:“前日寡人慾命四伯諸侯進獻美女,被首相商榮所阻,今寡人慾重提此事,可好?“
費仲和尤渾對視一眼,上前說道:“前日陛下已然答應老相國,不再選美,今日若是舊事重提,不免讓人覺得陛下不足以取信於臣民,臣切以為不可。”
小心的看了帝辛一眼說道:“臣聞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豔色天姿,幽閒淑性,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役使。況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
卻原來是費仲、尤渾惱恨蘇護不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